一部《甄嬛傳》,裏面有許多的小主,天真活潑的淳小主,飛揚跋扈的華妃娘娘,以小人物姿態從頭活到尾的欣常在等等。不過最不引人注目的卻是一直病着的端妃。即便是常年臥病在牀,宮中的大小事情仍逃不過她的眼睛。在劇中毫不起眼,卻又屢次讓深入險境的甄嬛化險爲夷,以自己的智慧指引甄嬛破解事件背後的真相。而端妃孱弱的身體,卻是因爲被華妃強行灌下了紅花導致。而整件事情的起因卻只是源於雍正的生性多疑,與太后一起設計讓端妃成了他們的劊子手。端妃送去給華妃的安胎藥,其實是皇帝送給華妃的打胎藥,而端妃也在他們的這場較量中成了犧牲品。那麼當時在雍親王府的時候,王府裏有那麼多的人,皇帝和太后爲什麼偏偏選擇了端妃做這個替罪的羔羊呢?

1、端妃爲人謙和,華妃對端妃不設防

端妃雖然在劇中出現沒有多少次,但是從第一次出現,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氣,爲人祥和的。這種氣質是不容易改變的,由此推斷端妃當時在王府的時候也是這樣一種性子。加之華妃在富察貴人小產那晚去找端妃的麻煩,也曾說過:整個王府就你與世無爭,我纔信你兩分。也由此可見端妃的性子。親近之人最難防,安陵容當日送給甄嬛舒痕膠也是以姐妹的情意相送的。自然端妃送來的藥,華妃也不會多想的喝下。

2、端妃是將門之女,皇帝要防止端妃母家權利過大

皇帝生性多疑,對於將來會威脅到自己權利的人都有所防備。華妃本來可以安穩的陪在皇帝左右,但因爲是年羹堯的妹妹,讓她的命運就此變成了悲劇。從華妃死之前與甄嬛的一段對話中,得知端妃也是將門之女,能夠讓華妃發出這樣的感嘆,端妃的家世也不會太差。既然華妃的母家年羹堯當時還沒有像今日這樣強大,就已經引起皇帝的猜疑,那麼對於雍正來說端妃也同樣會這樣。而皇帝與太后設計讓端妃送去的藥,也是讓端妃和華妃兩虎相鬥,最後的結局不管是哪一邊受傷都對皇帝是有利的。

3、皇帝和太后知道端妃不會將真相說出去

端妃睿智,幾乎每一次的出場都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自然在這偌大的後宮也是難能可貴的。皇帝和太后作爲整部劇的高階王者,在選人用人方面都是皇后所不能及的。既然選端妃來爲自己辦這件事,也是看中的了端妃即使知道事情最後的真相也會一力承擔。最後的結局也證實他們沒有選錯人,端妃將所有事情全部扛了下來。而端妃雖然也在皇帝和太后的安排下,意外的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但是能夠讓皇帝在心裏永久的留下慚愧,永遠的彌補,也是端妃的一種高明手段。如果端妃只是一味的揭開真相,或許端妃失去的也不會僅是做母親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