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話說,一個好女人可以旺三代,女人在家庭婚姻中也是頂樑柱。一個賢德的女人,通過勤儉持家、寬厚待人,讓成千上萬的家庭興旺美滿。孫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盛衰開母親,女人在家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啊。

在民國時期,那時候青島被德國人佔據,陳天佑從小就跟着媽媽(陳媽)在一個德國商人弗裏希先生家裏做工,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天佑從小是一個極具生意頭腦的孩子,有一次,弗裏希遇到一個大麻煩需要很多勞工,但是自己怎麼都招不來。天佑就自告奮勇,保證2天之內給弗裏希招到足夠的工人,但是每個工人他要按人頭收取提成,這足足有百十塊大洋。

02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眨眼睛天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叫大嫚兒,家中排行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從小姐妹倆就跟着父親姜傻子變戲法,雖然餓不死,但過得十分清貧,所以從小她就渴望有錢人的生活,尤其是成年之後。

天佑非常喜歡她,他拜託弗裏希從國外買了一雙價值不菲的高跟鞋,在當時,這可是非常少見的,就連弗裏希都爲之側目。就這樣,大嫚兒嫁入了陳家,從此喫好的、穿好的,以爲從此會摘掉“窮人”的帽子,沒想到美夢很快被打破了,婆媳紛爭就此開始了。

陳媽非常看不慣這個好喫懶做的兒媳婦,不過這也不能怪陳媽,陳媽一輩子在弗裏希家裏工作,喫穿用度都是靠自己的雙手,而這個兒媳婦卻每天啥也不幹,一點不知道持家,雖然自己兒子創業掙了些錢,但也不能這樣被揮霍掉吧,何況兒子也只是剛剛起步。

出於對兒子的心疼,陳媽就勒令大嫚兒去伺候弗裏希太太,原以爲自己當上了闊太太,就告別窮人的生活了,沒想到還得去伺候別的闊太太,一想到變成別的女人的下人,大嫚兒就快氣炸了。

其實虛榮心每個人都有,但是不見得都是壞事,因爲它可以讓人進步,也可以讓人跌入慾望的深淵,其中區別就是,是不是靠着自己的雙手踏踏實實、乾乾淨淨掙錢。尤其是現在的很多女孩,總想着走捷徑;總想着不勞而獲;總想着去別人,最終就會誤入歧途,就像張雨婷事件一樣,有時候,只要走錯一步路,就會悔恨終身,做再多的事也很難補救。

03

不久之後,伴隨着大嫚兒的懷孕,她也終於不用給弗裏希太太當下人了,但勤儉持家的精神她卻是一點沒有學到,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了。

跟隨弗裏希太太的時間裏,大嫚兒其他的本事沒有學會,這個闊太太的生活方式卻是學了十足,尤其是弗裏希太太住的大房子,更是大嫚兒夢寐以求的住所。

回去之後,大嫚兒就整日念念不忘,不分場合的讓天佑蓋一所跟弗裏希太太家一樣的房子,天佑覺得沒有必要,畢竟現在住的房子也不差,爲這事大嫚兒跟婆婆的關係也越發差勁,屬於貌恭而心不服。

後來青島又被日本人佔據,弗裏希慌忙逃回德國,走之前弗裏希花錢請天佑照看房子,大嫚兒特別高興,非要搬家住進別人的房子,還恬不知恥的說:“這是爲了更好的照看房子”,由此可以看出,大嫚兒心裏沒有一個底線,爲了可憐的虛榮心,出賣了良知,人一旦突破了底線,就會釀出很多苦果。

04

這期間,天佑開始跟日本人做生意,爲此天佑跑到兄弟夏德發那裏貸了一大筆錢,但是這個日本人根本就沒有打算完成交易,他背地裏威脅夏德發,只要夏德發借錢給天佑,他就把夏德發搞破產。

夏德法雖然生意做的大,但是個軟骨頭,但是他之前跟天佑簽過合同,如果自己違約,他就得承擔天佑無法交易的違約金,這都是他無法承擔的。

於是他把眼光轉向了大嫚兒,因爲年輕時候追求過大嫚兒,就想舊情復燃,於是帶着大嫚兒參觀他家的別墅,終於大嫚兒又屈服在自己的慾望之下。

見時機成熟,夏德發就威逼利誘,讓大嫚偷出合同,說這是爲了保全天佑的家底。慌亂之下,大嫚兒忘記了老公、忘記了婆婆、忘記了孩子、忘記了身邊的親朋好友,卻相信了一個只有幾天感情,給她畫了一堆餅的騙子。

最終交易失敗了,天佑不但賠光全部家產,還得坐6年的牢獄,婆婆慌亂中也被警衛隊打死,兒子也跟形同陌路,一個和睦之家最終家破人亡。

情書寄語:

大嫚兒悲劇的原因是,她想擺脫窮人、下等人的帽子,她不再想當初跟父親擺攤那樣被人圍觀,她太想別人能夠仰視她,說到底就是慾壑難填。

但這不完全造成她的悲劇,有慾望不可怕,可怕是她的心態,這是一種徹徹底底的弱者心態:“等、靠、要”。

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老公身上,等着她老公給她造房子,試圖靠着她老公成爲社會上流,這種心態讓她肆無忌憚地索要,一旦老公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她就開始抱怨老公不如別人掙錢多,嫉妒、貪婪、懶惰交織在一起,讓她一步步墮落。

作爲老婆,她一直是老公的累贅,沒有在老公疲憊的時候給老公慰藉,反而在老公最需要的時候背後捅刀子;作爲兒媳婦,她連基本的孝順都做不到,生完孩子就以爲立下大功了,公然跟婆婆叫板,這樣的女人,就是再漂亮,也不能娶。

今日話題:大嫚兒值不值得被原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