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可以方便地得到大量佛法資料,可以把整套三藏裝在電腦甚至手機裏。這種便利不僅是古人難以想象的,即使對十多年前的我們來說,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而網絡的普及,更爲我們打造了一個足不出戶即可遍訪名師的平臺。應該說,我們有着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優越的修學條件。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種便利也給我們帶來選擇上的困擾。尤其是初入門者,或目迷五色,無從入手;或雜學兼修,淺嘗輒止。現在有一種“選擇綜合症”,指的就是在面對衆多選擇時猶豫不決。我覺得,不少人在修學路上也有類似狀況。

怎樣才能在菩提路上順利前行?這就需要了解修學的核心所在,瞭解每個步驟應該如何操作,如何承前啓後,次第前行。基於這一需要,我提出了佛法修學的五大要素,即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把握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修學根本。其中,皈依不僅是五大要素之首,也是貫穿始終的核心。而其後的發心、戒律、正見、止觀都是對皈依的深化和實踐,幫助我們從皈依外在三寶,進而成就自性三寶,成就佛法僧具有的一切功德。

所以說,皈依代表着人生最爲重要的選擇。這是選擇一種究竟的智慧,足以解決生命疑惑;選擇一種高尚的品質,足以作爲人生目標。確定這一選擇,才能帶領我們走出輪迴,走向解脫。在當今教界,修學狀況非常混亂。很多人雖然皈依了,但並不清楚三寶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不清楚佛法對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拜佛和求神的差別是什麼,佛教獨特的智慧在哪裏。於是乎,出現很多以訛傳訛的迷信現象,乃至似是而非的僞佛法。之所以會這樣,都和我們對佛陀的認識不足有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