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的猪价就像坐上“火箭”一样,涨,涨,涨,连续上涨了16天时间。而且,最近几天,二师兄开启了“暴跳上涨”的模式,猪价上涨得更厉害了,离均价16.5元/斤只有一步之遥,正大步地迈向17元大关口,养猪户们都该高兴起来了!

截至6月16日为止,我国的生猪外三元均价为32.89元/公斤,较昨日的猪价上涨了0.25元,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为32.07元/公斤和31.43元/公斤,也是分别上涨了0.28元和0.18元。全国的猪价“暴跳上涨”,有多达18个地区的猪价上涨,也有8个地区的猪价保持稳定,暂时没有涨跌调整的现象。

其中,西北地区集体性飘红,而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地区则是稳中上涨,上涨幅度为0.1~0.8元之间,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的0.8元,其次是甘肃的猪价上涨了0.7元,国内最高的猪价是海南的18.1元/斤,最低的地区是黑龙江的14.8元/斤。

那么,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猪价“暴跳上涨”,何时能冲破17元大关呢?3天,还是5天?

从猪价表现上来看,有10个地区的猪价在17元/斤以上,主要是分布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有14个地区的猪价在16~17元/斤之间,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西南地区;而东北,西北地区的猪价表现较差,黑龙江和甘肃的猪价在16元/斤以下。当然,按照现在的上涨速度,只要继续上涨5天时间的话,生猪均价将会冲破17元/斤的!

从生猪供应上来看,由于接下来出栏上市的生猪,大多数都是去年12月出生的仔猪,彼时的天气比较寒冷,养猪场里的仔猪成活率较低,且其育肥阶段又是炎热的夏天,生膘速度缓慢,致使未来的生猪出栏数量和体重都下降了。

另外,5月初的猪市下起了一场冰凉的雨,引起养猪户们的恐慌性抛售,不仅把前期积压的牛大猪出栏了,而且,一些优质的标猪也跟风出栏了。当然,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引起国家方面的高度重视,并紧急启动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冻库里的肉,水产品,暂时停止进口猪肉等措施,从而造成市场上没有多少冻肉投放的现象。

从猪肉消费上来看,与3,4,5月份相比,现在的猪肉消费明显要好得多了,毕竟学校正常开学,工厂复工增多,餐饮行业恢复,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增多,都会促进一定的集体性消费。况且,北京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人们对冻肉没有多少兴趣,都纷纷转头消费起新鲜猪肉来了,也会带动生猪价格不断地往上涨。

另外,农村里的农忙季节到来,城市里的地摊经济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以及端午节备货工作到来,都会促进一定的猪肉消费升温。

综上所述,在生猪供应持续紧张,又撞上市场上的猪肉消费有一定的起色,预计5天之后的猪价将冲破17元/斤。那么,大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