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郎平指导2013年重新执教国家队之后,中国女排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球员,尤其是副攻位置上更是人才济济,除了老当益壮的颜妮以及正值当打之年的袁心玥,王媛媛、胡铭媛、杨涵玉、郑益昕等受益于“大国家队”战略的有效实施,也纷纷脱颖而出。由于国际大赛对参赛名额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中国女排在3号位的竞争非常激烈。

2020年中国女排首期集训,共有6名副攻球员入选,不过,郑益昕虽然进入了大名单,但是根据中国排协的通知,她暂时并不需要前往国家队报到。在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关键时间点,郑益昕却无缘参加国家队集训,这意味着她进入东京奥运名单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在几名年轻副攻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

郑益昕

上赛季郑益昕加盟广东女排之后的发挥可圈可点,除了在进攻端交出了237扣110中的成绩单,拦网也有22分进账,发球拿到12分,更加难得的是,作为副攻球员,郑益昕还接了112个一传。从数据来看,郑益昕的表现非常全面。下面,我们从郑益昕的技术特点,结合郎平指导对副攻的定位,分析中国女排3号位球员的战术作用。

数据分析郑益昕:攻守兼备,技术全面

郑益昕进攻数据

进攻:237扣110中,成功率46.4%

郑益昕的跑动进攻在国内球员中非常少见,虽然1米87的身高在排超联赛并不突出,这样的身高很难打出超手进攻,但是郑益昕胜在移动比较灵活,能打出“小快灵”的战术。加盟广东女排的首个赛季,郑益昕就在进攻端交出了237扣110中的成绩单,效率46.4%,出现了17次失误和14次被拦,效率33.3%,能打出这样的数据,对于一名“小个子”副攻来讲并不容易。

拦网:22次拦网得分,局均拦网0.4分

排超大部分球队都采取“高举高打”的战术打法,郑益昕1米87的身高在拦网时会显得比较吃亏,虽然22次拦网得分、局均拦网0.4分并不算很低,但是与同位置的几名竞争对手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在排超公布的副攻排名中,郑益昕综合得分0.6430分,在所有副攻中排在第16位,是国家队几名年轻副攻中排名最低的球员。

郑益昕发球数据

发球:159次发球,12次ACE得分,局均0.2分

发球虽然不是郑益昕的强项,但是上赛季郑益昕在发球环节的表现也不乏亮点,159次发球,不但直接得到12分,还有6次破攻,30次达到“较好”的级别,24次达到“很好”的水平。从数据来看,郑益昕的发球质量不错,除了能直接ACE得分,而且还能有效破坏对方的一传,从而使对手无法打出快攻等战术,给本方的拦防布置争取到了时间。

郑益昕一传数据

一传:112次一传,到位率52%

能接一传是郑益昕最大的优势。副攻在场上并没有一传任务,所以在轮到后排时,副攻一般都会被自由人换下。但是郑益昕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比赛中她能攻能守,在前排时她的任务是进攻和拦网,在后排时则不用被自由人换下,因为她不但能接一传,而且还能承担一定的后攻任务。上赛季郑益昕接了112个一传,52%的到位率和47%的效率都可圈可点。

小结:郑益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攻,虽然打的是3号位,但是从各项数据来看,她更像是一名边攻手。技术全面是郑益昕的最大优势,尤其是一传技能,是另外几名副攻所不具备的。郑益昕的技术特点,与中国女排前国手周苏红有很多相似之处,周苏红是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双料冠军,因此外界对郑益昕也报以很高的期待。

郑益昕接一传

分析郑益昕无缘国家队集训的原因

郎平指导早在去年年底就敲定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的20人名单,郑益昕成功入选,不过集训通知上显示,郑益昕暂时不需要前往国家队报到。于是联赛结束之后,郑益昕选择了留洋,加盟了泰超联赛的一支球队。虽然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进行,但是这并没有给中国女排的备战造成太多影响,目前球员们正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进行封闭集训。

泰超留洋归来之后,郑益昕仍然没有等来国家队的召唤。从中国女排在3号位的人员配置来看,目前郎平指导在这个位置上有着充足的人员可以选择,除了颜妮和袁心玥这两名主力,王媛媛、胡铭媛、杨涵玉等也各具特点,郑益昕与她们相比,虽然有优势,但是短板更加明显。

去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郑益昕以队长身份率队参赛,但是她并没有打3号位,而是出现在了2号位的接应位置上,郎平指导希望通过位置的改变,最大限度发挥郑益昕技术全面的优势,如果能有不错发挥,也能缓解中国女排2号位人才短缺的现状。不过从实战来看,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小结:郑益昕最大的优势是技术全面,前排能攻能拦,后排能防能守,跑动进攻独树一帜,一传技术堪比边攻手和自由人。但是,在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中,一传并不是副攻球员的必备技能,也就是说,一传环节发挥的好坏,并不是衡量3号位球员在场上表现的主要依据。而进攻、拦网和发球环节,郑益昕与同位置的几名竞争对手相比,都处于明显下风,这也是她无缘国家队集训的主要原因。

郑益昕在比赛中

如何弥补差距?

25岁的郑益昕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虽然在国家队的副攻竞争中陷入了被动,但是随着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进行,这给了她弥补差距的时间。郑益昕要想重返国家队,甚至竞争东京奥运会参赛名额,未来还需要在哪些环节提升自己呢?

目前中国女排的技战术打法已经非常成熟,主力阵容也十分稳定,郑益昕作为一名特点十分鲜明的“全能型副攻”,她需要扬长避短,只有与主力形成互补,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虽然副攻接一传能丰富球队的战术打法,但是在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中,郑益昕在一传环节的优异表现,并不能确保国家队有她的位置。所以从个人发展和国家队的需求考虑,郑益昕还需要在攻拦两个环节付出更多努力。

郑益昕的进攻手段丰富多变,战术运用灵活自如,无论是背飞、背错、时间差还是快攻等战术进攻方式,都能十分自如的应对。但是,郑益昕由于身高受限,在很难打出超手进攻的情况下,过于依赖巧打,而缺少重扣。在国际比赛中,对手一旦适应这些战术进攻方式,很容易找到限制的方法,只有重扣与巧打相结合,才能在国际比赛中突破对手的拦防。

郑益昕在国家队

总结: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

无论是在福建女排效力期间,还是转会到广东女排之后,郑益昕都是球队的核心球员,但是郑益昕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休赛期为了保持状态,临时加盟了泰超联赛。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虽然身高存在天然短板,但是目前中国女排正在由“高举高打”向“高快结合”过渡,这令郑益昕等“小个子”球员看到了机会。

暂时无缘国家队集训,并不能说明郑益昕完全退出了竞争,老将颜妮28岁才在国家队打上主力,年过30之后还能接连进入世锦赛和世界杯的最佳阵容,所以,留给郑益昕提升自己短板的时间还很长,郎平指导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国家队的大门并没有向她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