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收到了好朋友的來電,我要結婚啦!聽到這話,小編馬上開啓超級模式,快速計算着參加這次婚禮又要“出去”多少錢。

臨近年關,很多年輕人最怕的不是父母的一句“帶不帶女(男)朋友回家呀?”,最怕的可能是“我要結婚了”這樣的話語。此話一出,意味着口袋中的一筆費用將要離你而去,奔向他人的口袋。

面對此情此景,小編決定賦詩,不!分享關於份子錢的數據和大家探討一番。

份子錢要出多少,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圈子,金額各不相同。根據全國各地婚禮份子錢金額顯示,浙江、上海兩地的份子錢以1000元位列全國各省份第一;廣東、雲南以100元居末。大部分省份的份子錢基本在500元左右,地域不同,份子錢金額也大不相同。再如前首富之子王公子,其圈內好友結婚贈送百萬豪車作爲份子錢,而普通人家結婚1000元已是“頂配”。

份子錢的重量級別會隨着關係親密程度而逐漸加碼。數據顯示,“關係親密的親戚結婚”份子錢金額最大,平均1248元;其次是“關係親密的朋友/同學/同事”,平均份子錢金額爲740元;至於“不怎麼聯繫的朋友/同學/同事”,無法直面拒絕,只能礙於面子給個最少的份子錢200+。

看到這些數據,我們不妨簡單計算一下。以2018年北京市月平均工資7855元爲標準,扣除每月社保公積金、生活開支等費用後,每月結餘1500元左右。如果收到一個婚禮邀請,份子錢按照500元計算,路費按700元計算,一趟下來就要支出1200元,每月就剩300元左右。這就意味着,辛苦工作一個月參加個婚禮就已所剩無幾。一旦遇到婚禮、春節等喜慶日子扎堆,那就真的是“白乾了”。

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講,份子錢不得不送,但隨着關係的疏遠、面子等因素的影響,給出的份子錢能否收回就要打個問號了,很有可能就會“打水漂”了。面對此類情況,你我只能無奈長嘆“我太南了!”

年關將至,你收到了幾個婚禮邀請?又要出去多少份子錢?曬出來咱們一起嘮嘮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