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立夏时,走进千年瓷都风景如画的乡村,扑面而来的是处处散发出的整洁、美丽、文明、和谐清新气息。穿行于乡间公路,映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花海、林海、茶海和一块块高产粮田、一排排无公害蔬菜大棚……漫步村头巷尾,干净平坦的沥青路面,清澈见底的小河流水,农家庭院内外,到处绿意盎然,各色鲜花点缀其中。鹅卵石路上、健身广场、草坪、凉亭中飘散着人们幸福的欢声笑语。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古镇、世界瓷都,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正在向成为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迈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环境”是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的理念,按照城市美、乡村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要求,在城市面貌日新异的同时,农村也正在实现美丽的嬗变。

规划引领四精建

按照“一带三边五线”(即昌江河百里风光带;城市周边、景区周边、园区周边; 206国道、景瑶公路、乐弋公路、乐德公路、湘官公路沿线)的空间规划布局,坚持“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思路,以“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全力打造“新农村+”的美丽示范样板,涌现出了一批以陶瓷文化艺术、以古村落文化、以乡村生态旅游为特色产业的样板村,让游客在农耕文化、山水景观之间领略到瓷都乡村别样的魅力,使古村落真正成为有故事、有乡愁、有收入的乡村。

产业兴旺作支撑

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市已形成了“南菜北茶城郊养”的农业产业布局。 “江南菜乡”乐平市是江西省唯一的全国绿色食品(蔬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让浮梁茶叶自古闻名,如今的浮梁县已成为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在实施蔬菜振兴、茶叶复兴、三产融合、品牌提升计划中,鼓励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强力打造特色专业村,是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一村一品”工程,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示范带头作用下,村民们从特色产业中每年增收超过千元,也带动提升了全市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

乡风文明促和谐

“衣食足、兴歌舞;日子旺、锣鼓响。”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景德镇初步建成了以县区图书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村图书室为基础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农家书屋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专业户不断涌现,创作主体、表演主体、娱乐主体等都在向大众化、群众化方向扩展。每年的全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由各村各镇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舞壮狮、唱采茶歌,自娱自乐,好不热闹。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均组建起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制定村规民约,监督卫生保洁,开展卫生评比。虽然全市每年新农村建设中,拆除破旧房屋栏舍超过6万平方米,但从来没有引起过农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赌博、斗殴、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几乎绝迹,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友好、村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坚守,从未松懈的努力,景德镇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今后,在确保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将逐步向长效管护、深化提升方向努力,美丽乡村,未来可期!(聂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