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高危性行为之后,窗口期成为了很多人的困扰与梦魇,很多来咨询的朋友,也总是围绕着窗口期的问题不停地问:

“高危1周做DNA定量,能知道是否感染吗?”

“两个月抗体阴,准确吗?”

“我现在3周阴,还要再检测吗?”

......

可以理解,如果能够了解艾滋病窗口期的定义和准确时间,就能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于自身是否患病的恐惧,回归正常生活。

但艾滋病的窗口期到底多久?

窗口期的时间

对于窗口期,医学界存在很多争论,有说6-8周的,也有说3个月的,最为保守的说法甚至是6个月。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永远用“3个月”去定义和解释窗口期依然out了。2019年1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诊断》中显示,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

一般来说,采用核酸检测艾滋病的窗口期在一周左右,四代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在两周左右,三代抗体检测试剂在三周左右。其中,核酸检测包括HIV RNA检测和HIV DNA检测,其中RNA窗口期7-11天,DNA能更早于RNA发现感染,将窗口期缩短至7天检出(已有报道指出最快高危3天可检出DNA),过了窗口期即可准确的筛查艾滋病。

得益于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做到高危后7天(最快3天)筛查艾滋病,所以,到底有没有感染艾滋查了就知道了,千万不要根据症状自我确诊,甚至自行上药。

而关于检测DNA和RNA哪个更准确,中国疾控中心姚均教授在网络公益讲堂《HIV感染窗口期与检测》课程中有针对性回答:RNA检测的是循环游离的病毒,检测水平更容易受到免疫力和服药的影响,大多数感染者服用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后,3-6个月就检测不到病毒存在了。而DNA它一直在不同的细胞里面,是HIV病毒感染的标记物,药物没法彻底清除更稳定。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团队于2017年发表在Virology &Retrovirology杂志的文章也指出,海力特HIV DNA定量检测拥有极高灵敏度。文章对跟踪10年的患者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98.9%的患者血液中检测不到RNA,但依然能检测出HIV DNA。HIV DNA检测技术相较于RNA、抗原、抗体检测,能更早更准确更有效地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

过往有小伙伴做完DNA检测,仍然选择在数周后复查抗体,结果仍然是阴性。

也有小伙伴多次检测始终无法确认是否感染,最终通过DNA检测确诊感染,避免了治疗的延误。

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DNA在做到超短窗口期的同时也能准确筛查艾滋。如果您的DNA筛查结果未检出,便可放心脱恐了。

每一个曾经发生过高危,或者可能发生过高危的人,应该都忘不了被“症状”支配的恐惧。

从专业角度分析,“症状”会在病毒迅速激增,逐渐进入峰值左右后出现。因为在这个时期,病毒复制速度最快,传播能力最强,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也应该是最激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症状”人人都有。

2020年爆发的肺炎疫情让普通人也了解到了“无症状感染者”,而艾滋病感染者也同样可能不会出现症状。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染HIV很多年却不自知,直到检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感染,就是因为在窗口期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甚至连任何症状都没有。

因此,一名初期感染者在窗口期内确实有可能出现许多症状,但无视检测结果,一味由症状反推自己感染了艾滋,是不科学,且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要知道,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不是看身体上是否出现症状,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要依据检测结果,检测才是诊断是否感染的唯一标准。

中国疾控中心在国际杂志上发表报道:1301筛查人群中,使用海力特(海善时母公司)干血斑HIV DNA定量检测,检出141个真阳性感染者,纠正常规快检10%的错误结果(假阴、假阳性),建议高危人群使用HIV DNA定量检测筛查艾滋病。

中国疾控中心文章部分截图

如果你还在怀疑自己有没有感染,做了那么多抗体检测还担心,怕窗口期太久,何不检测一下体内是否有艾滋病毒DNA呢?海善时干血斑HIV DNA定量检测能够准确筛查艾滋病,最短窗口期1周,先于RNA、抗原、抗体检测,更早更准,还能有效排除假阴假阳的现象。买一份检测,少一点恐惧,得知结果后再专心投入到事业、爱情中或许是最好选择。阴性早回归正常生活,阳性早到医院确诊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