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公主上學請假,引發媒體震動,爲何皇室平靜對待?

日本敬宮愛子內親王幼時曾經請假,引發媒體震動,日本各大電視臺爭相報道,最終還是宮內廳出面,直言愛子公主因爲在學校收到欺負,因此拒絕上學,這件事成爲日本上下討論的話題。儘管如此,皇室卻極爲平靜,這是什麼原因呢?

對於皇室而言,爲了興趣讀書及生活,是他們生命中極爲重要的事情。身爲皇族,雖然無需爲生活發愁,但成年後就要面對接踵而來的國事活動。享受着日本國民的供養,爲此付出自然理所當然,但如果沒有一個愛好排解聚光燈下帶來的壓力,生活也極爲無趣。

因此,皇室成員都會前往學習接受教育。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遇到各種問題,被欺負自然也就理所當然。但既然離開皇宮,前往學校,遇到各種問題也只能盡力解決,如果無法有效解決,就如愛子公主一般拒絕上學也沒有太大關係。

畢竟請假不上學,並非愛子公主首創,她的先輩們就已經這麼做過,熟知歷史的皇室自然能夠平靜面對。江戶時代末期,日本開始出現學校,原本的私塾逐步消亡,而皇族成員前往學校學習也極爲平常。但皇室對於學校的態度雖然是支持,卻從來都沒有期待皇族們能夠在學校學習太多知識,皇族成員只在皇宮接受皇室教育,前往學校只是爲了增加閱歷。

中山忠能是明治天皇的外祖父,他曾經爲皇太子請假而寫信給相關大臣,請假原因只是下雨。換成現在的學生肯定十分羨慕,下個雨就能請假不去學校,實在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事實上,對於皇室成員而言,這只是家常便飯。

皇室成員的學識來自於宮廷,而非在西洋影響下成立的學校,這逐漸成爲一種默認的共識。畢竟對於皇室成員而言,學習如何治理國家,輔佐君王纔是正事,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反而很難在這方面幫上忙。特別是對於皇位繼承人而言,帝德的培訓纔是重點。

大正天皇在皇宮內接受教育時,時常受到教員的訓斥,這些教員都希望大正天皇不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小事上,就連在相撲中向對手求饒都會被訓斥,因爲身爲帝王怎可以輕易認輸。足以見皇族成員的教育極爲嚴厲。

在明治時代,隨着學校的增多,上學成爲義務,越來越多的平民也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對於皇族而言,仍保持着超然態度,所謂的超然態度就是隨時請假。其實並非只有皇族如此,貴族對於上學請假一事持有同樣觀點。

日本學習院是皇族及貴族的唯一選擇,這些生下來就高人一等的日本皇族及貴族們,經常向學校請假,甚至連休學也經常可見。按照記載顯示,明治43年學習院高中二年級共有70人,這羣學生中有一半的人處於每週休息三天的狀態,換言之只有一半的人正常完成課業。對於他們而言,學習院就是這麼一個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地方。

他們的人生從出生那一刻就被安排,必然走上社會金字塔頂端之路,無需向其他人一般需要努力學習通過嚴格選拔,最終成爲官員或者管理人員,之後還要努力作出各種業績,才能繼續向上攀爬。

特別是對於皇族成員而言,平時就接受皇室教育,前往學校只是避免脫離民間。如果對於某方面的學業特別感興趣,願意繼續深造,日本政府也願意花錢讓這些皇族進行深入學習。這也是現在的皇族成員有不少出國學習,但都偏向於文化方面的原因。

因此,愛子公主拒絕上學在外界引發動盪,但皇室內部卻極爲平靜,因爲真正的學識還是通過皇室教育完成,學校只是增加閱歷。就如同有人曾經提出,愛子公主既然喜歡相撲,那就培養她這方面的愛好,畢竟皇族無需爲生活發愁,何必強求那麼多呢?吾深以爲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