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最令人費解心一場戰鬥,那就是趙雲砍瓜切菜般的在曹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最後全身而退,就問你,覺得曹操肉疼不肉疼?

這事兒不怪曹操慫,因爲曹操很累,曹將很憔悴,曹兵也很崩潰!

真實原因很簡單,曹操沒有所謂的大軍,就是一支前鋒隊伍,一路爬山涉水追劉備,飯沒喫,澡沒洗,小曲兒沒聽上,身乏力竭,戰鬥力很渣,這事兒諸葛亮親口說了。

《諸葛亮傳》載:“曹操之衆,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甭管是誰一日一夜騎馬三百餘里,還能保持戰鬥力的,除非開法拉利去的,所以疲軍對上趙雲沒有啥勝算。

關鍵趙雲是帶着阿斗,護着皇嫂,不拼命不行。俗話說得好,人一拼命,連自己都害怕,三分本事的人能幹出七成本事的事,所以趙雲這時就是巔峯期的呂布,誰來都是送人頭。

其實三國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兩軍對陣,將對將,兵對兵,將輸兵敗。 這個規定是保護人才的,打仗得光明正大,否則正打着,幾百人一陣亂箭,沒有一個將能逃了性命,這樣一來,最後將全死光了,仗還怎麼打?

趙雲能夠在亂軍中活命就是這個道理,否則萬箭齊發,管他什麼神將都得死!

至於張飛,一聲大喝斷橋就更離譜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趙雲過了橋,張飛把斷橋上搭的門板給踢下河去,缺口誰的馬也跳不過去。

誰要敢借馬跳騰身過去,張飛丈八蛇矛能穿成一串拿去燒烤了;游水也不行,蜀兵可以拿箭射着玩,游到岸邊的跟老鷹捉小雞沒區別。

當時追趙雲白也就二十幾騎,這《三國志》也有說。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張飛完全就是仗着斷橋的地利賣乖:你過來呀!來打我呀!

其實誰也不敢衝,曹將大多是旱鴨子,掉河中不被射死就被淹死;即使衝過了斷橋,也是被養精蓄銳的張飛欺負的份,所以只好用注目禮給趙雲、張飛送行。

“大哥你好!大哥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