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二戰期間德國的空軍,這是一個津津有味的話題。因爲二戰德國空軍定位是戰術性,其空軍主要戰術使用是支援地面部隊,對敵方的裝甲、軍事集結地等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因此,德國空軍所建造的轟炸機基本上都是雙發中型轟炸機,比如He-111轟炸機,Ju-88轟炸機等,而德國空軍卻由於沒有遠程戰略轟炸機,在二戰前期取得的優勢在後期也開始不復存在。可以說是德國納粹高層的錯誤決定,葬送了德國大好的局勢。

He-111轟炸機

二戰期間,德國在不列顛戰役當中,參與對英國轟炸的He-111等轟炸機載彈量非常的小,轟炸效果遠遠是不盡人意,這讓充分地意識到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重要性。遠程戰略轟炸機不僅載彈量大,而且航程遠,能深入敵方腹地對敵重要的軍工基地、城市進行轟炸。從此之後,德國便開始了研製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道路,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德國納粹空軍當中的Ta-400戰略轟炸機。

受《凡爾賽條約》影響德國只能研製雙發中型轟炸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作爲戰敗國的德國被迫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其主要內容就是不允許德國擁有海軍、空軍,陸軍人員要控制在10萬人以內,除此之外,還要向戰勝國賠償鉅款。美國、英國等國家逼迫德國簽訂《凡爾賽條約》,更加激起了德國人的仇恨。隨着納粹黨上臺之後,德國更是大力擴充軍備,爲以後發動戰爭做準備。由於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空軍在發展轟炸機的時候選擇了雙發中型轟炸機,因此忽略了戰略轟炸機。雖說德國沒擁有戰略轟炸機,但是在二戰前期德國卻是世界上最強的戰術空軍。

JU-87“斯圖卡”轟炸機

德國空軍定位戰術性之後,在二戰前期更是憑藉着Ju-87轟炸機、Ju-88轟炸機、He-111轟炸機配合陸地部隊,快速的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雖然德國非常的重視戰術空中支援,但是並不代表德國沒有考慮過戰略轟炸機。其實早上上個世紀30年代中旬德國就已經開始啓動了研製戰略轟炸機的項目,只不過隨着支持戰略轟炸機項目的負責人瓦爾特·韋佛去世,戰略轟炸機的項目就被擱置了。一直到1940年,德國納粹高層才讓繼續研製戰略轟炸機。

德國啓動“美利堅轟炸機”項目

真正讓德國啓動“美利堅轟炸機”項目的原因,是因爲美國向英國等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德國意識到一旦美國介入到歐洲戰爭,那麼德國將沒有一款能夠對美國重要城市進行打擊的轟炸機。德國納粹高層經過仔細的探討之後,認爲“美利堅轟炸機”項目需要擁有超遠的航程,能夠對美國的紐約進行轟炸。從地理位置看,德國距離紐約有着6000公里左右的距離,如果算上往返的距離那就是12000公里。

Me-264轟炸機

德國航空部經過激烈的探討之後,爲“美利堅轟炸機”制定了指標。具體指標以下,航程最低爲12000公里,最好能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達到20000公里,內部載彈量至少爲5000千克,除此之外,機翼下方也可以掛載小型炸彈。在戰爭期間能當成轟炸機使用,在和平時期可以當成民用客機來使用。德國航空部發布指標之後,德國幾家實力比較雄厚的飛機制造公司立即就開始參與了競爭。

福克-伍爾夫公司推出Ta-400方案

這次參與“美利堅轟炸機”項目競爭的公司有梅塞施密特公司、容克斯公司、以及福克-伍爾夫公司。這三個公司分別提出的方案是Me-264方案、JU-390型方案、Ta-400方案。最後這三個方案由容克斯公司的JU-390型方案獲勝,容克斯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勝,是因爲容克斯公司本身就是以研製大型運輸機、轟炸機、偵察機出身。最後雖然是JU-390型方案獲勝,但是Me-264方案、以及Ta-400方案在當時來說都是一款性能優異的轟炸機。

JU-390型戰略轟炸機

據悉,福克-伍爾夫公司能參與“美利堅轟炸機”項目可是有着很大的底氣,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福克-伍爾夫公司成功研製出來了Fw-200四發遠程客機,後受到日本的啓發之後,福克-伍爾夫公司將Fw-200的座椅拆除,爲其加裝了炸彈掛架、炮塔、無線通訊設備等,改進成爲了Fw-200海上偵察機。該機服役之後,更是在二戰期間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戰果,擊沉了盟軍大量的運兵船、商船等,贏得了“大西洋上的禍害”之稱。

其實福克-伍爾夫公司推出的Ta-400方案,是在Fw-200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該機不僅是一款戰略轟炸機,而且還能夠當成遠程偵察機來使用。據悉,Ta-400轟炸機翼展42米,機長29.4米,與美國的B-29戰略轟炸機相比,兩者差不多大。該機是一款常規佈局的轟炸機,流線型的錐形機身,採用單翼、雙垂尾、前三點式起落架佈局,由於Ta-400轟炸機是重型轟炸機,採用了單翼、雙垂尾的佈局能夠讓飛機在空中的穩定性更好。該機還採用了增壓座艙,機組成員由9名組成,其中有駕駛員、領航員、機槍手、炮手、投彈手等。

Ta-400戰略轟炸機三視圖

在動力裝置上,Ta-400方案使用了6臺BMW 801E徑向活塞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功率達到了1700馬力,每臺發動機來驅動一臺三葉螺旋槳,該機每小時的最大速度達到了535千米,後來設計人員又進行了改進,在6發版本的基礎上加裝了2臺Jumo-004渦輪噴氣發動機,這時候Ta-400戰略轟炸機每小時最大速度可以達到720千米,航程更是達到了9000千米,在載彈10噸左右時,該機的航程可以達到4800千米。

在武器方面該機不僅有個大彈艙,機翼下也能掛載炸彈,載彈量更是達到10噸左右。由於該機是超遠程轟炸機,沒有戰鬥機護航,爲了讓該機具備有很強的空戰能力,福克-伍爾夫公司爲其裝備了10門20毫米MG151機炮,以及四挺MG131機槍,該機的空戰能力可謂是非常的強。雖然該機在多加裝兩臺Jumo-004渦輪噴氣發動機之後,速度達到720千米,但是依舊沒能讓德國航空部給看中。

Ta-400戰略轟炸機

Ta-400戰略轟炸機與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對比

從外觀上來看,Ta-400戰略轟炸機與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同樣採用了雙垂尾設計,修長的機身,前期的Ta-400戰略轟炸機都採用了6臺BMW 801E徑向活塞發動機,後來設計人員又爲Ta-400戰略轟炸機加裝了兩臺Jumo-004渦輪噴氣發動機。從性能來看,Ju-390型戰略轟炸機每小時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505千米,而Ta-400戰略轟炸機使用6發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535千米,加裝兩臺Jumo-004渦輪噴氣發動機之後,速度達到720千米。而Ju-390型戰略轟炸機最大航程在1萬千米左右,而Ta-400戰略轟炸機最大航程達到了9000千米。Ta-400戰略轟炸機與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作比較也是一款性能優異的轟炸機,但是該機卻一直沒有研製出來原型機,甚至連證明自己的機會都沒有。

最後的命運

福克-伍爾夫公司推出Ta-400戰略轟炸機方案之後,到最後一直也沒有建造出來原型機。筆者認爲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Ta-400戰略轟炸機的零件部位比較分散,分別由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公司來製造,表面上看是爲了加快進程,實際上由於法國設計人員的怠工,Ta-400戰略轟炸機的零件部位生產的比較慢。第二個原因是Ta-400戰略轟炸機只是Me-264戰略轟炸機的備胎,與Me-264相比,福克·沃爾夫的Ta-400戰略轟炸機方案需要更多的材料和勞動力,註定得不到轉正。第三個原因是採用噴氣式發動機之後的Ta-400戰略轟炸機不成熟,在二戰期間來說,噴氣式發動機纔剛剛起步。第四個原因與德國當時的形勢有關。在二戰後期,由於盟軍研製出來了多種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深入德國腹地,對德國重要的目標進行了轟炸。而德國不得不放棄該項目,全力的生產戰鬥機,以此來應對盟軍的轟炸機。

Ta-400戰略轟炸機想象圖

總體評價

縱觀Ta-400戰略轟炸機,該轟炸是德國研製的一款能夠對美國紐約轟炸的轟炸機,隨着德國本土遭到美國、英國等國家戰略轟炸機的轟炸,德國納粹高層再也沒有心思搞遠程戰略轟炸機項目。就算研製出來了戰略轟炸機,成功飛到了美國對紐約進行了轟炸,一小部分的戰略轟炸機根本起不來多大的作用,只會加深美國人民羣衆抗擊德國的情緒。總體來說,Ta-400戰略轟炸機在當時來看的確是一款性能優異的戰略轟炸機,只可惜出生在德國納粹空軍,如果出生在美國,這款戰略轟炸機一定能在世界上大放異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