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轰炸机能够携带炸弹对敌方的地面目标或水上目标进行打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发展至今仍然是空军当中最重要的机型。到目前拥有轰炸机最多的国家非美国莫属了,虽说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是这些轰炸机仍然宝刀未老,具备很强的战力。说起美国的轰炸机,其实美国在二战期间就研制出来了好几款优秀的轰炸机,为战胜德国、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25“米切尔”轰炸机

要说起美国在二战期间的轰炸机,我们可能率先想到的会是B-29战略轰炸机,这款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它在日本长崎与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更是加快了日本投降的节奏。其实除了B-29战略轰炸机之外,美军当中还有一款非常出色的明星轰炸机。它就是B-25轰炸机,该机是一款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美军第一款对日本本土实施的轰炸机,也是美国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双发轰炸机。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B-25“米切尔”轰炸机,看看这款轰炸机是如何仅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从设计到服役。

为纪念威廉·米切尔——将B-25命名为“米切尔”

B-25轰炸机是美军当中以少数人名来命名的飞机之一,其绰号来自威廉·米切尔,威廉·米切尔是美国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人物,可以说对在二战时期美国空军实力非常的强劲,与威廉·米切尔将军有着很大的关系。威廉·米切尔与意大利人杜黑、英国人特伦查德一起,被视为空中战争理论的三位先驱。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切尔将军就曾指挥着协约国的1500架军机对同盟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这次轰炸更是让米切尔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

美军威廉·米切尔将军

后来,意大利人杜黑更是发表了《制空权》一书,从而让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轰炸机的研制,为了验证轰炸机能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1921年,威廉·米切尔将军更是组织“马丁”轰炸机击沉了一艘退役之后的战列舰,用实验手段向外界证明了轰炸机的威力以及在战争当中的作用。米切尔成为了美国空军的推动者,为美国空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米切尔于1936年2月份去世,美国为了纪念他对空军做出的贡献,特将B-25轰炸机命名为“米切尔”。

最早起源

据悉,B-25“米切尔”轰炸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37年,当时美国陆航当中支援地面的飞机已经老旧,再加上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设计轻型双发轰炸机,因此美国为了不落后这些国家,也发布了双发攻击轰炸机的招标,经过高层的探讨,美国陆航高层为双发攻击轰炸机制定了一个指标。这次陆航空军发布的是38-385号提案,要求该机能载弹544千克时能够飞行1930公里,每小时最大飞行速度不得低于322千米。

北美公司的NA-40方案

美国陆航发布了这个招标之后,美国当时的几个航空巨头就开始参与了竞争,其中贝尔公司、波音-斯蒂尔曼公司、道格拉斯公司、马丁公司,这几个公司也分别提交了自己的方案,贝尔公司为Model 9方案、波音-斯蒂尔曼的Model X-100方案、马丁的Model 139方案、道格拉斯的Model 7B方案。由于贝尔公司没有设计双发轰炸机的方案,因此老早的退出了竞争。

贝尔公司退出竞争之后,北美公司却取代了贝尔公司的位置,提出了NA-40方案。NA-40方案的机身比较细长,采用用了悬臂式上单翼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使阻力减小,飞机在飞行时候的速度更加的快。该机为全金属结构,半硬壳机身,机组由5名乘员组成、分别是正驾驶员、副驾驶员、投弹手、无线电操作员、机枪手。该机的两台发动机被安装在机翼的悬吊式发动机舱内,每台发动机驱动3叶的螺旋桨。该机上一共装备了7挺7.62毫米的机枪,具备很强的自卫能力。

B-25轰炸机三视图

NA-40方案是北美公司自己掏资金研制的项目,首架原型机在1938年年底就完成了,并且在1939年的1月份进行了首飞,在首飞期间NA-40方案每小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431.3公里,北美公司又为其换装了两台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在测试当中,NA-40方案每小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462公里,后来在测试当中,由于发动机停机,坠毁了。因此北美公司的NA-40方案并没有获得轻型双发攻击轰炸机的订单合同。

时来运转

虽然说北美公司的NA-40方案在竞争轻型双发攻击轰炸机项目当中落败了,这却让美国公司找到了灵感,为以后的中型轰炸机打下了基础。在1939年3月,美国陆航颁布了第39-640号提案,需要一款中型轰炸机。并且为其制定了指标,中型轰炸机航程要达到3200公里,能够挂载1360公斤的炸弹、每小时飞行速度不得低于483公里。指标发布之后,北美公司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即就开始在NA-40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NA-62方案。

B-25轰炸机结构图

据悉,NA-62方案采用了NA-40方案的很多技术,设计人员将NA-40方案的机身进行了加长、机翼也增加了,前三点起落架、双垂尾均直接从NA-40方案上引用过来。不过NA-62方案却使用了中单翼布局,动力装置上采用2台R-2600-9型星形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动力为1700马力,机组人员与NA-40方案相同,同样是5人组成。机身内部弹舱可以携带1500公斤的炸弹,后来进行改进之后的机翼下方还可以挂载火箭弹。为了让该机的自卫能力非常强,设计人员直接为其加装了12挺12.7毫米口径的机枪。

NA-62方案设计完毕之后,北美公司立即提交给了美国陆航,美国陆航高层经过讨论之后对NA-62方案是非常的满意,立即就与北美公司签订了订单,并且赋予该机B-25的编号。与此同时,马丁公司的Model 179方案也获得了订单,编号为B-26。据悉,B-25轰炸机是没有原型机的,可能是迫于当时的形势。第一架B-25轰炸机在1940年夏天下线,并且在8月份进行了首飞。首飞表现出来的性能也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美国陆航开始不停地向北美公司发出B-25的订单。一直到战后,B-25轰炸机出现了多款型号,生产了9816架,成为了美国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制双发轰炸机。

早期的B-25轰炸机

B-25轰炸机与B-26轰炸机对比

其实B-25轰炸机能够成为非常优异的轰炸机,还是有原因的。我们从B-25轰炸机、B-26轰炸机对比中可以看出。从外观上来看,B-25轰炸机采用了双垂尾设计、以及中单翼布局,而B-26轰炸机则是悬臂式上机翼、大型单垂尾设计。在性能上来看,B-25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为438千米,而B-26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为455千米,B-25轰炸机的最大航程在2173千米,而B-26轰炸机最大航程则是1770千米。虽说B-25轰炸机要比B-26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要快一些,但是其航程要比B-26轰炸机要远。B-26轰炸机在参加太平洋作战一段时间后,由于起飞降落距离过长等问题,美军就将B-26轰炸机转移到了欧洲战场。

B-25轰炸机实战表现

B-25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的表现可谓是非常的出色,该机被称为“战场多面手”,其战术使用可以轰炸敌方的桥梁建筑物、又能对装甲车辆、军舰、潜艇等目标进行打击,被称为“万能轰炸机”。在二战当中,B-25轰炸机最出名的战役就是“杜立特空袭东京”了。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国舰队。为了报复日本,美国吉米·杜立特制定了东京轰炸。1942年4月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携带16架B-25轰炸机航行到日本附近,16架B-25轰炸机起飞对日本东京进行了轰炸。在这次轰炸当中,B-25轰炸机成功完成了任务,成为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第一款对日本本土实施的轰炸机。

航母携带的B-25轰炸机

据悉,这次美国对日本空袭所造成的物质上破坏不是很大,但是其心理上却震动了日本高层。很多人都称“杜立特空袭东京”战役足可以名留青史,实际上B-25轰炸机在全世界发挥着重要的角色,B-25轰炸机还出现在北非战场上,稳定了北非战局。在太平洋战场上,改为反舰反潜的B-25轰炸机,也击沉了日本的潜艇,据悉,在二战期间击沉日本第一艘潜艇的轰炸机就是B-25轰炸机。为了对付日本的军舰,美国将B-25轰炸机使用“跳弹攻击战术”,就是将炸弹像鱼雷那样投下,如同打水漂一样冲向日本舰船,这样能对日本的军舰造成的杀伤力非常的大。总体来说,B-25轰炸机在二战期间取得了成绩是非常大的。

总体评价

纵观B-25轰炸机,从设计到生产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该轰炸机一共生产了9816架,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美制双发轰炸机。在二战期间,B-25轰炸机其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比如强劲的火力、不菲的载弹量等,赢得了很多称赞。由于这款轰炸机性能优异,不仅美军使用,其中英国空军、苏联、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也装备了这款B-25轰炸机。

保留下来的B-25轰炸机

总体来说,B-25轰炸机是一款性能非常优异的轰炸机,虽然它没有B-29战略轰炸机载弹量大,航程远,没有B-29战略轰炸机那么耀眼,但是它在美国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该机为战胜法西斯,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B-25轰炸机注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现在一说起杜立特空袭东京,想必大家都会说是B-25轰炸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