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炮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占领区修的据点。日本在中国修了大量的炮楼,炮楼是日本军队控制占领区的重要据点。在人们的印象里,修炮楼似乎是日本人的专利。但实际上,不仅日本军队修炮楼,他的盟友德国其实也修炮楼,而且德国的炮楼更大更坚固。如果看看二战时德国的炮楼,你就会发现日本的炮楼简直就是摆设。

我们先来说下日本的炮楼。炮楼是日军在中国乡村一级的主要据点,这些据点主要修筑在交通要道或者战略要地,日军依托炮楼进行警戒、征粮等工作。日军的炮楼多是砖石结构,修筑得非常坚固。里面不仅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包括大量的伪军),而且囤积了大量的物资,被日本人视为重要的安全保障。别看抗战剧中,八路军打炮楼和玩一样,但实际上当时对于敌后武装而言,拔一个炮楼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缺乏重武器,敌后部队想要攻入炮楼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炸药包炸,但这是非常危险的。即使炸开,武器拙劣的敌后武装也未必能打进去。敌人的机枪和迫击炮可不是摆设。想要攻打炮楼往往要动用正规军,但正规军一旦集结,很容易暴露目标。而日本的炮楼如果遭到攻击,附近的敌人很快就会来支援,搞不好会被对方包饺子,所以打炮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当然,这种炮楼所谓的“固若金汤”只局限于亚洲战场。因为敌后武装火力非常弱,缺乏攻城的重武器。但这种炮楼如果放到欧洲,基本就是摆设了。欧洲军队装备了大量的重武器,别说飞机、坦克和重炮,就是基层连队装备的火箭筒和迫击炮,都能轻松地把日本炮楼给端了。正是由于欧洲战场火力密集、强度大,所以炮楼必须非常坚固。当然,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德国人。德国人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机械设备,而且严谨认真,把炮楼修得固若金汤。德国的炮楼是经过力学计算的,是按照图纸建造的,而且是钢筋水泥结构,仅墙体厚度就超过2.5米,不是一般的坚固。

德国炮楼高达30多米,有十几层楼高,里面不仅部署了大量的机枪阵地,楼顶上还安置了雷达和大量的防空炮,盟军飞机遇到都得绕着走。德国的炮楼,与其称为炮楼,不如称之为碉堡,而且是炸不烂的碉堡。这种碉堡不怕炸,战争期间,盟军多次派出战机轰炸这些炮楼,但是飞机投下的炸弹,只能在炮楼上留下一个浅坑,根本伤不到炮楼内部人员,然而盟军的飞机却被炮楼上的高射炮击落了不少。所以,盟军的飞机遇到德国炮楼经常绕着走。

飞机都对付不了,坦克就更不行了。实际上,德国的这种炮楼能承受155毫米的重型火炮的抵近射击。苏联攻进柏林之后,曾调集多门大口径的重炮对这些炮楼进行攻击,然而没有一发炮弹能够打进炮楼。因此,想要拔掉一座这样的炮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后,盟军部队曾试图拆毁这些炮楼,但拆除太费劲,拆了四座以后就放弃了,德国炮楼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中国有几座这种炮楼,估计日本人会疯掉。和德国炮楼相比,日本的炮楼简直就是摆设。看看二战时的德国炮楼,才知道还是德国同行的手艺更好,建筑质量更可靠。

参考资料:《苏德战争》、《二战史》、《二战中的欧洲战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