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的大學,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雖然它只存在了八年,卻影相了中國80年的歷史,更影響了中國的發展方向,它是那所大學呢?它就是設於雲南昆明的一所綜合大學——西南聯大,今天三哥就來給各位看官講一講這座中國最牛的大學——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始建於1938年,八年裏總共走出了3000多名畢業生,在這3000多名畢業生裏一共走出了八位兩彈一星元勳,174位兩院院士,以及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堪稱教育界的神話,中國大學的精神殿堂,所以說西南聯大是中國最牛大學應該沒人反對吧,西南聯大舊址在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

1937年11月1日由南開、清華、北大三校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後遷校昆明,1938年4月改稱西南聯合大學,到1946年7月31日停辦,西南聯大前後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這期間產生了無數故事與傳奇,成爲中國大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從雲南講武堂往北步行1.5公里,就是雲南師範大學,而其前身,就是西南聯大師範學院。

西南聯大舊址位於雲南師範大學裏面,簡簡單單兩根花崗石門柱之間一塊黑底白字的校牌,上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其中南字少一橫,南本爲打擊類樂器,少一橫寓意樂器已損壞敲擊不響,象徵着中華民族的危亡,這是複製的西南聯大的校門,進了匾額大門,右邊便是一二一紀念廣場,按天方地圓方式修建。

廣場中間矗立着代表日期的“12.1”醒目大字,廣場前安放着原清華、北大、南開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的塑像,再往前走,右邊有一個亭屋建築,上邊掛着一個“質幹楨栽移微絕”牌匾,這裏原是教師宿舍,牌匾的含義是爲中華民族延續命脈,繼續往前,左右各有一個亭廊,中間有一趟水泥浮雕。

這些都是後來的復原物,右邊是民主牆,牆前兩側各有3塊名人題字碑,過了亭廊就看到了西南聯大原教室,後邊還有幾間後來復原的草房,木門,木窗,鐵皮屋頂,教室裏一排排木椅,是那種一邊扶手上可以放筆記本的,教室前方木黑板架上架着一塊現在已經很難見到的木頭黑板,黑板前給老師用的是一套簡陋的書桌和椅子。

教室後方的牆上,是西南聯大的校徽,從衆多史料上看,當時西南聯大的辦學條件、生活條件都很艱苦,但老師們和學生們仍然認真施教、刻苦學習,就在這樣簡陋的教室裏,培養出來諸多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和各行各業的精英,顯然出不出人才靠好老師和好學生,並不是靠好教室好校園。

當年的西南聯大建有學生宿舍36棟,土牆茅草頂結構,教室、辦公室、實驗室56棟,爲土牆鐵皮頂結構;食堂2棟,圖書館1棟,爲磚木結構,可以看到條件之簡陋,但是實驗室、圖書館,這些大學必備的建築一點兒不少,搬遷的時候,也帶來了一些實驗儀器,從西南聯大的校史中也可以看到,學生的實習、實驗都是一絲不苟的。

如今單純追求校園之大、之豪華的那些校領導們是不是該好好反思一下呢?校園深處,有西南聯大紀念館,裏面記載了西南聯大的歷史,紀念館裏,有大量的圖片資料,從那裏看到,學校的教授委員會的會議記錄、即使在昆明,西南聯大也曾遭到日軍的轟炸,梅貽琦校長爲此還有一份關於轟炸情況的報告。

從報告中可以看到,這次轟炸的目標就是雲大和西南聯大,紀念館西邊就是聞一多烈士的衣冠墓,後邊是四位在一二一慘案中遇難的學生烈士墓,再後是李公僕烈士墓,還有烈士紀念碑,以及西南聯大的紀念碑,這是在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西南聯大三校戰時使命結束,三校準備返回時立的。

由聯大當時的文學院院長馮友蘭教授撰文,中國文學系聞一多教授篆刻,中國文學系主任羅庸教授書丹。碑文1100多字,簡明敘述了抗戰及三校離合的經過,闡述了聯大可以紀念的四個方面,氣勢恢宏,被稱之爲“三絕碑”,紀念碑碑體雄壯,書法遒勁,文采飛揚,意蘊深廣,氣勢恢宏,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文學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