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爲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古代社會不是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最爲榮耀,最有福氣嗎?在古代農村,由於科學技術的落後,生產力低下,農村人種田是需要更多的男丁從事農業生產各項活動。農村家庭,男丁越多,勞動力越多,幹農活的人越多,生產的糧食也就越多,也可以及養殖豬牛羊等生畜越多,家庭財富就創造得越多,父母長輩就有喫有喝,不受飢寒交迫的煎熬,就有幸福生活,就有福氣。這就是多子多福的原因。然而,過去封建社會里,農村家庭富裕幸福是相對來說的,富裕程度是非常有限度的。在那個社會里,父母的財產是由家裏男丁即兒子來繼承的,兒子越多,所分得的財產就越少。因爲,一個家庭財富“共見多,分見少”,兒子越多,每個兒子分得的財產就越少。因此,古代社會,農村富裕家庭就怕多生男孩子,長大成人後要成家立業,分得家庭財產。而農村窮困人家恰恰相反,希望多生兒子,就可以多種田,多造成些財富,使生活更加好過了。~~

“窮怕添女”是說農村貧困家庭就怕生女孩子。在古代社會,“男尊女卑”現象非常突出,成爲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婦女社會地位非常低下,出嫁的姑娘不是說嫁就嫁,還需要許許多多的嫁妝陪着姑娘一起送到丈夫家裏。這些嫁妝在古代經濟落後的社會,需要父母家庭幾年甚至十幾年創造的物質財富而形成。這樣一個窮苦人家養女孩子真是夠艱難的,真的是不容易的。因此,窮人家就怕多生女孩子,要消耕大量的嫁妝費用,姑娘出嫁後,使家裏更加貧窮。窮人家就喜歡養男孩子,因爲是個非常好的勞動力,能夠創造更加豐富財富,使家庭快速地富裕起來。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