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作爲國內特有的電視劇類型,一直以來都受到了觀衆朋友們的喜愛。在近十年中,每年都會有好幾部古裝劇大火,當時真正能夠算得上經典,一直都能夠讓觀衆回味的,不過也就兩部。

一部是《甄嬛傳》,另一部是《琅琊榜》,兩者都講述的是一個朝代的權謀故事,但是前者講述的是後宮,後者敘述的是前朝,各有側重,也各自精彩。

不過要是隻看在豆瓣版的評分,9.3分的《琅琊榜》險勝9.2分的《甄嬛傳》,站到了古裝劇的巔峯,那麼它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呢?

01出色的服道化和舒適的色調

作爲一部古裝劇,服道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故事沒有展開,角色尚未塑造之前,能夠讓觀衆第一眼就 留下好印象的,就是出色的服道化。在以往的古裝劇中,許多的古裝往往都是有着一股濃烈的影樓風,或是過於鮮豔。

可是在《琅琊榜》中的服裝,卻能夠十分地貼合就是。作爲江湖俠士的梅長蘇,一身質樸的布衣。作爲太子的景炎,一襲華麗的戎裝,每一個角色的服飾都非常貼近它的人物設定。當角色還沒開口,他的形象就立住了。

在出色服道化的基礎上,《琅琊榜》的色調非常地舒適,一改古裝劇非常飽和的暖色調和阿寶色,而是採用一種較爲清冷的色調。一下子就將這一部劇的質感給詮釋得恰到好處,搭配上合適的服道化,第一眼就給觀衆極好的印象。

02胡歌對梅長蘇破繭成蝶的演繹

服道化和色調是《琅琊榜》給觀中國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出色的角色塑造,則讓這一部電視劇深入人心。在《琅琊榜》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如此地古色古香,栩栩如生,其中最爲耀眼的,莫過於胡歌飾演的梅長蘇。

在梅長蘇之前,胡歌雖然作爲古裝劇的一哥。但是飾演的大多都是像李逍遙這樣性格開朗,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之後的景天、易小川都有着李逍遙的影子。但是在《琅琊榜》中的梅長蘇,胡歌卻有着破繭成蝶的演繹。

這一個角色一改往日外方式的演繹,他顯得更加的隱忍。角色身上所遭受的傷痛,胡歌在戲外的經歷,也能夠感同身受。這一個角色的忍辱負重,壯志未酬,都能夠通過胡歌堅毅的目光展現的恰到好處。胡歌對於梅長蘇的演繹,是全劇的呼吸。

03崇高的立意,對於正義的追尋

如果《甄嬛傳》和《琅琊榜》相比較,那0.1分的差距體現在哪裏,那應該是在電視劇的立意上。《甄嬛傳》講述的封建王朝的後宮女子,在備受傷害之後,完成看上位的故事。從劇情上看,甄嬛是贏家。但是從立意上看,甄嬛是輸家,她輸給了那一個封建制度的壓迫。

《琅琊榜》的立意顯然更加高一些。表面上看,是梅長蘇輔佐靖王,一步步拿下太子之位,成爲皇帝。但是他所作的一切,爲的是讓梅嶺含冤而死的戰士,得以正名。當皇帝終於認錯,終於低頭的時候,正義的曙光灑滿了一整部劇。

在故事的最後,正義的審判終於到來。這一個時候,敵人來犯,家國危在旦夕。手無縛雞之力的梅長蘇,騎上駿馬,衝鋒陷陣,保家衛國。這纔是一個真正的戰士,這纔是《琅琊榜》不屈的靈魂。

從服道化到角色,再到立意的表達,《琅琊榜》的成功絕非偶然。它之所以站到了古裝劇的巔峯,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將中華文化中對於正義的追尋,對於正義的歌頌,給完美地呈現,並鼓舞着每一個位觀衆,帶着希望在現實的生活中奔向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