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一聲雷)

張雨生:實現了妹妹夢想的音樂才子,死後和妹妹合葬

張雨生,暱稱小寶,1966年6月7日生於臺灣澎湖縣。父親是跟隨國民黨逃到臺灣的老兵,原籍浙江嘉興,母親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

本來父親打算給他取名“澎生”,結果出生那幾天,本來很少下雨的澎湖突然連下了幾天大雨,於是改名“雨生”。

張雨生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9歲時,一家人搬到臺中縣定居。張雨生的父母都能歌善舞,兄妹幾個都受到薰陶,從小喜歡唱歌和表演。

作爲哥哥,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尤其喜愛唱歌的大妹張玉仙,兄妹倆有着共同的歌星夢。

張雨生學習成績不盡人意,因爲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聽音樂、游泳、打籃球、看自己喜歡的書上,還嘗試寫作,愛好廣泛,活潑開朗。1986年(20歲),張雨生通過復讀考入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

然而,大學期間,妹妹張玉仙在海邊玩耍時不幸溺亡。張雨生受到沉重打擊,他決定走音樂的道路,因爲這不僅是自己的夢想,也是妹妹的夢想。他一個人承載着兩個人的夢想!

(張雨生的大妹張玉仙)

於是,他報名參加了“木船民歌比賽”。他一路披荊斬棘奪下冠軍。這給他極大的精神鼓舞,信心倍增。他和幾個同學創辦了吉他社,開始了校園演唱生涯。

1988年(22歲),大三時,張雨生以一首描述退役軍人生活的《他們》,獲得學校創作歌謠比賽第一名 。他組建了金屬小子樂團,參加第一屆臺灣熱門音樂大賽,獲得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

張雨生展露頭角,被唱片公司相中,正式簽約成爲了一名歌手。同年4月,他爲一家飲料公司演唱年度主題曲,歌曲名字就叫做——《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留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

歌詞勵志而又充滿力量,迅速流傳開來。張雨生這個名字,開始引起關注。

11月,張雨生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天天想你》。“天天想你,天天問自己,到什麼時候才能告訴你。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顆心,把我最好的愛留給你。”

很多人以爲,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其實,張雨生是對妹妹的紀念。

《天天想你》大受歡迎,銷售量超過30萬張,張雨生在臺灣頓時家喻戶曉,成爲年度唱片風雲人物。

1989年,張雨生參演了首部電影《七匹狼》,與王傑、姚可傑、邰正宵等人同唱主題曲《永遠不回頭》。

同年7月,張雨生推出了第二張專輯《想念我》。專輯的大部分歌曲是張雨生自己作詞、作曲的作品,他的創作才華和音樂理念開始展露。

1989年8月,張雨生大學一畢業就入伍服役。服役期間,他仍然不時參加演出,斬獲第1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第2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

1992年2月,張雨生服完兵役迴歸歌壇,推出了《張雨生創作專輯:帶我去月球》。十餘首歌曲風格多樣,音樂和詞曲全由張雨生一手包辦,並遠赴美國進行錄音,非常精彩。

同年11月,張雨生再接再厲發表第四張個人專輯《大海》。《大海》銷售突破六白金,併入圍金曲獎。這張專輯在商業上最爲成功,《大海》也成爲他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歌。

1993年,張雨生推出專輯《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同樣傳唱至今。

1996年 (30歲),張雨生在一個不知名酒吧中,發現了當駐唱歌手的張惠妹(24歲)。或許是在張惠妹身上看到了妹妹的身影,張雨生激動不已。

張雨生收張惠妹爲徒,並將她帶進了錄音室。張惠妹的第一首歌,便是與張雨生對唱《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張惠妹一炮走紅,正式出道了。

張雨生緊接着爲阿妹量身定做了兩張專輯《姊妹》、《Bad Boy》,銷量都突破百萬,一舉奠定了“阿妹”歌后的地位。張雨生居然真的實現了“妹妹”的夢想!

1997年10月21日,張雨生獨自駕車,返家途中發生嚴重車禍,頭部重傷。在昏迷了23天后,張雨生去世,年僅31歲。

張雨生去世後,父母把他和妹妹倆人合葬在一起,希望他們兄妹永遠相伴。

《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大海》、《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張雨生和“妹妹”的歌依然膾炙人口,百聽不厭。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11篇作品,營員“一聲雷”的第66篇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