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寺方丈庭

引言

喜愛園林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枯山水,一提起日本園林來,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枯山水,因爲枯山水實在太獨特了。以往的園林以石爲山、引水爲池、植樹成林,但都是石即是石,水即是水,樹即是樹,只是依據不同的理念將這些要素進行組合,但是枯山水卻完全不同。山倒還罷了,它竟然以砂爲水,以靜止之水紋代替運動不止的波浪,以極簡抽象的方式來表達日本人對於園林藝術的理解:“一片白砂,幾塊石頭,就是大千世界;一剪植籬,幾叢矮樹,就是萬般風雲。砂就是海,石就是島,砂紋起波濤,樹籬築海浪,這就是枯山水園林。”

大德寺瑞峯院獨坐庭

枯山水園林風格的形成,有着複雜的原因和文化背景,既源出於中國園林體系,又將園林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特點是如此的引人注目,當枯山水展現在其他國家園林愛好者的眼前時,就贏得了所有人的讚歎,成爲了被仿效、研究的對象。

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研究一下枯山水,看看就這樣區區一片白砂,幾塊石怎麼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景色呢?

島根足立美術館

枯山水的形成發展變化

日本的園林理念是在漢末時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中產生的,最初建設園林的主導思想是“一池三山”,建造園林主要以池和島爲主要元素,池塘象徵海洋,島則象徵三仙島:蓬萊、方丈、瀛洲。這種“一池三山”的理念對於日本園林影響至深,直到現在日本的園林中依然隨處可見。中國式園林風格從漢末開始主導日本園林風格,一直到隋唐時期都沒有大的變化,因爲主導思想沒有發生變化。

昆明湖就是一池三山

唐末到南宋初是日本的平安時代,由於戰亂,日本中斷遣唐使的派遣,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中斷,日本逐漸形成了有本國特色的園林風格。這一時期飛鳥時代就引進的寢殿造式的庭院成爲了貴族們喜愛的園林形式。這種園林不是以三山爲中心,而是以寢殿爲中心,列布泉池,目的是個人的享樂。寢殿前有明堂(庭),作爲活動場所,明堂前有水池,池中有島,以橋連接,島上有房舍。寢殿左右有釣殿、泉殿,以廊軒連接。寢殿造園林造價昂貴,裝飾奢華,皇族和高官紛紛在自己家中建造這種臨水的寢殿,過着奢侈悠閒的生活。平安時代的寢殿造園林至今還有保存,神泉苑、冷然院、淳知院、朱雀院、河原源都是這種風格的。

寢殿造的三條殿

與此同時,淨土宗在日本的流傳,使園林修建的主導思想發生了變化,原來以模擬仙境爲主導的思想轉換成模擬西方淨土世界,就出現了淨土式庭園。淨土式庭院以金堂爲中心,堂前有池,常做心字型,種植蓮花,稱爲八功德水,池內有島,通之以橋,四處再配以亭臺,可以四處遊覽。我們之前介紹過宇治縣的平等院鳳凰堂就是典型代表。

平等院鳳凰堂

1185年源賴朝擊敗平家,在鎌倉建立幕府,開始了武家政權時代。在後白河法皇去世後,貴族勢力衰落,同時衰落的還有貴族文化和貴族園林。武士們信奉簡樸的生活方式,之前流行的寢殿造園林對於執政的武士們來說太過於奢侈靡麗了。加之淨土宗、真言宗僧侶的腐敗,淨土宗園林也受到了武士們的厭惡。

禪宗初祖達摩渡江

在宋末元初的時候,中國大量禪宗僧人爲避戰亂,東渡到日本,開創了日本禪宗源流。這一時期禪宗的發展如此迅速,以至於風頭超越了之前的淨土宗。禪宗所主導的“寡慾質素”、“生死一如”、“不立文學,以心傳心,見性成法”,與武士們信奉的武士道精神十分契合,很快受到了武士們的喜愛,被稱之爲“武士的宗教”。無論是“臨濟宗”還是“曹洞宗”的大師又善於方便,走上層路線取得了幕府的崇信和支持,這一段時間在思想領域,禪宗無疑是取得了領袖地位的。

武士

在園林盛行的日本,處於主導地位的禪宗必然會影響園林的修建,於是禪宗風格的園林就應運而生了。禪宗講“寡慾質素”,在修建園林的時候,就儘可能使用隨處可得的材料,不可能使用中國園林中奇石、古木、異卉。而造泉池的活水並不是所有的庭院都具備的,引用活水又是另一番靡費的工程,況且當時人口集中的都城,水資源是相對緊缺的,對於奉行簡樸的武士階層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修建園林的時候,減少活水使用的需求也被提出來了。

靈雲院九山八海之庭

在鎌倉時代,禪僧們開始根據禪宗的思想修建園林,一開始的時候並非是顛覆性,風格的轉變是逐漸的,園林開始向小型化、簡約化、抽象化演變。爲了便於坐禪修行,禪僧們也開始使用靜態的材料構建園林。直到鎌倉時代末期,纔出現了枯山水的雛形,開始以砂子代替活水,這和武士們的需求是不謀而合了。

西芳寺枯瀧
西芳寺的苔
西芳寺下段

夢窓疎石被認爲是枯山水庭園的開拓者,他修建了最初的枯山水庭園----京都西芳寺庭園。夢窓疎石俗家姓源,是宇多天皇九世孫,先居鎌倉,後住京都,是臨濟宗一代宗師,深諳顯密三昧,同時又是園林巨匠,以他的禪宗造詣所做庭園,是一般匠人難以企及的。

西芳寺黃金池內合同舟

西芳寺的枯山水和以後出現的枯山水還有所不同,表現出平安時期《作庭記》中的始創狀態:“無池無溪處立石,稱枯山水。”此處以枯水別於以往園林中的真水。西芳寺中的山依然以簡潔明快的石組表現,而枯水是用苔蘚來表示的。

被青苔包裹的石橋

西芳寺分上下段,上段庭園是枯山水園林,下段是泉池迴游式庭院。上段是在方丈室東北部,以指東庵爲中心,以洪隱山山坡爲依託,使用原穢土寺舊石堆積出坐禪石、須彌山、龍淵水組石,龜石、鶴石、蓬萊石(保持早期園林元素)、枯瀧(無水瀑布)。西芳寺枯山水不是像後世使用白砂(可能歷史上用過白砂,西芳寺經過洪水毀壞的,之後就保持青苔了),而是養苔,青翠的苔蘚流佈在組石之間,彷彿綠色的水流一樣,富有生命力而又靜謐。這種枯山水還有另外一種叫法:苔庭。

西芳寺枯瀧雖然是枯山水鼻祖,但是它在視覺上給人的震撼感不強,人們到西芳寺來還是看重,下段泉池的青苔。

苔蘚之美

青苔並非是一直如此青翠可人,它們是脆弱的,若是雨水少了就會枯黃;它們又是頑強的,經歷數百年的朝生暮死,雨季一到,又恢復的舊時繁茂。若是青苔一直青翠可觀,人們是不會去想人生苦短,剎時春秋,也想不到去了悟生死,需求解脫。當人們觀青苔枯榮生滅時,方知何爲常,何爲無常;何爲樂,何爲無樂;何爲我,何爲無我;何爲淨,何爲無淨,入此八境界中,不執着枯榮之相,方證涅槃,這是苔庭本意。如今遊客來時,但喜觀其無常世相,樂其欣欣向榮,這是世俗的審美觀,佛法精深難悟,不能強求。

《夢窓國師年譜》:"開清池尋伏流,水出巖罅,潺潺如洗玉,可喜也。白沙之洲,怪松之嶼,嘉樹奇巖,間錯林立,船泛漣漪,館影水中,天下絕景,是非人力所能及也。"

白砂青松圖

枯山水園林發軔之後,尚缺一重要推力,纔可達成熟之境界。中國北宗山水畫在鎌倉時代傳入日本,經過百年摶煉,北畫技法被日本人消化吸收,室町時代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繪畫風格,這種山水畫的構圖風格就成爲了枯山水興盛成熟的催化劑。因此在室町時代,枯山水完成了它最後一次蛻變,形成了成熟的園林風格。其中最有代表的是龍安寺石庭、南禪寺虎子渡庭、大德寺大仙院石庭、東福寺南庭這些枯山水庭園。

島根足立美術館的白砂青松之庭

室町時代末期,武士階層衰落,禪宗風光不再,日本的庭園風格又轉向貴族奢華的風格。接下來的桃山時代(對應萬曆年間),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創建的草菴茶室興起,改變着日本園林風格,以茶道思想爲主導的茶庭又出現了。這個時期,人們又厭倦了宗教戒律的束縛,開始追求色相,但是枯山水的形式還是保留下來了,人們開始改變原來的庭石,加入了飛石、延段、敷石、石燈籠、手水鉢、驚鹿、水琴窟等元素,增添樹木,並且對樹木加以修剪,在視覺上更加吸引人了。這一時期唯獨沒有改變的就是龍安寺石庭,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到了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萬曆三十一年到嘉慶十一年),枯山水主要成爲庭園組景的一部分,一個大的庭園往往是以水池爲中心,周圍真山水、枯山水、茶庭、書院都包含在內的綜合性園林。

枯山水之石

枯山水的要素

現代的枯山水組成的要素除了組石、青苔、砂之外,還會有植木,構造方式也有不同種類。有砂石爲主的石庭,比如龍安寺石庭、東福寺南庭;有以苔石爲主的苔庭,比如西芳寺苔庭、東福寺北庭;還有一種用型木(修剪過的樹木)來做枯山水的,如島根足立美術館的日式庭園;還有一種書畫式的枯山水,這種枯山水直接脫胎于山水畫,有具體的模本,根據山水畫的構圖形式又分出立式、平式、立平結合式三種,大德寺大仙院就屬於立式構圖,而島根足立美術館的白沙青松庭就屬於平式構圖。

南禪寺虎子渡庭

石庭通常以石頭作爲組景的主體,有的用青苔作爲過度,周圍鋪以砂子,有的是直接鋪砂。通常會將這些砂子耙上各種波紋,象徵流動的水,這種紋理是一種近似幾何的、抽象的紋理,並非是具象的描繪海浪。比如在石頭周圍耙上圓形的水紋,表示水激岩石產生的漣漪,用直線表示相對平靜的水面,用汀線表示稍大一點的海浪,用立浪紋代表狂風大浪。

圓光寺枯山水

石庭的組石多選材於京都當地產的馬鞍石、也有用從四國運來的青石和沖繩產的石灰石的。只要石頭個頭不大,不會對於石頭的成本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在造園成本上就可以省下不少錢。

龜組石、鶴組石示意圖

枯山水石頭組合的方式也有歷代園林演變留下的痕跡。有初代園林一池三山時期的象徵仙島的蓬萊石,象徵長壽的鶴石、龜石,鶴石組和龜石組都是由六塊石頭組成,代表龜鶴的頭尾四肢,蓬萊石和龜鶴石都表達了追求長壽永生的願望;有淨土宗時代三尊石,中間一高立之石象徵阿彌陀佛,兩側是肋侍的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代表淨土宗;有模擬九山八海的須彌石,中間高聳的是須彌山,周圍的矮石象徵圍繞須彌山的八山八海。

還有直接模擬自然景觀的石組,如我們上面提到的西芳寺的枯瀧組石、天龍寺的橋石組、南如院的枯石流組、平城京東院的築山石組、大池禪寺的巖島石組、遠山石組等。

另外還有一些表達美好願望的石組,如七五三石組(比較常見)、藤戶石(僅此一塊)、天赦園中的陰陽石、一休寺裏的蛤蟆石等等。

爲了是這些石組表現出渾厚穩重的力道,石塊幾乎沒有堆疊,一塊是一塊地排列組合,並且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埋於地下的。

白川砂

製作枯山水的砂子多是使用的白川花崗岩,稱之爲白川砂,也有少數使用栗色砂石的。白川砂就是風化的花崗岩,我們遠遠看去是白色的,實際它並不是純白色的,而是淺灰色帶着一些黑點的細砂,有大小四種尺寸,從2毫米到20毫米不等,以塑造不同質感的枯水。

京都白川

一開始的時候白川砂是從京都附近的白川(河)岸直接收集的,但是隨着枯山水的流行,白川河附近的河砂不敷使用,就開始使用石料廠加工下來的石渣,或者直接粉碎花崗岩來製作。近代以來,基於花崗岩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就開始使用人造的花崗岩材料了。因爲花崗岩中含有石英,在月光照射下,會泛出柔和的銀白色光,增添了枯山水神祕的色彩,因此灰白色花崗岩依然是製作枯山水的首選。

砂熊手

在組石固定好了之後,就要鋪砂了,砂子鋪上之後,要反覆推平,再用各種型號的“砂熊手”在砂面上耙出水紋。“砂熊手”其實就是砂耙子,日本人叫耙子爲熊手(くまで),有一種旅遊吉祥物就叫做緣起熊手(えんぎくまで)就是在一個粘着各種吉祥物的竹耙子。

緣起熊手

白砂是活動的,一次造型之後,不可能一勞永逸,不幾天之後,水紋就會模糊,還會有樹葉飄落,爲了維持枯山水的狀態,經常的維護是不可缺少的。在寺院中,維護枯山水是僧人們日常的功課,也是禪修的一部分。而私家庭院的枯山水是定期請專門的師傅來維護的,原本簡樸的園林,因爲維護的昂貴人工費用,又變成了富人才能玩的起,養得起的奢侈活動了。

東福寺乾枯的苔丘

青苔也是枯山水常用的素材,但不是必須的。西芳寺的枯瀧依託山坡,使用石組和青苔作爲枯山水的主要構成要素,這是由於西芳寺有茂密的植被遮蔽,和充足的水源供給,在陰翳的環境下,有利於青苔的生長和保持。這種條件不是每個園林都具備的,因此青苔沒有在枯山水的構成要素中佔主體地位。

龍安寺的苔四時不同

龍安寺的枯山水使用了青苔,達成了一種很好的效果,雖然青苔常常處於褐綠的狀態,沒有西芳寺的嫩綠可人,但是褐綠色的青苔在從深色的石組過渡到淺色的白川砂起到了很好的緩衝作用。石組和白川砂都是沒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變不動的,而青苔是有生命的,有緩慢變動的事物,在砂石兩者之間柔軟的青苔又成了一種平衡之物,使龍安寺的枯山水比其他寺院的枯山水又有了一點生機。

東福寺的杜鵑

在桃山時代之後,樹木也進入了枯山水的構建之中,但是樹木也基本上起一個點綴作用。枯山水中所使用的樹木一般是採用的灌木,並且要修建成抽象的形狀,稱之爲型木大德寺枯山水的西南角就用了方形的樹籬,搭配了修成圓形的柏樹。。而且出於禪宗簡素的需求,較少使用開花的綠植,多數是選用常綠的松柏、冬青、小葉黃楊之類,偶爾會用的杜鵑,像是東福寺西庭就用了修成市松紋(方格間隔的紋樣)的小葉杜鵑,但是由於它用了市松紋這種世俗紋樣,還用了杜鵑花,此處的園林是不被日本人所喜愛的,認爲它背了枯山水的本意。

賴久寺的杜鵑

另外一個較爲成功的使用綠植構建枯山水的是賴久寺,賴久寺的枯山水主要是顏色稍微有點發黃、畫了青海波紋的砂,修剪成巨大圓石形狀的杜鵑花,龜鶴組石構成,這也是在桃山時代修建的。此處園林美則美矣,但是色相稍重,離着道的距離就遠了。

不開花時的樣子
枯落的樣子

拒人的庭園

也許大家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中國的庭園和西方的庭園都是可以遊覽其中的,日本早期的池泉園林也是可以在裏面周遊。但是枯山水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園林風格,你只能看,是無法進入其中的!即便是桃山時代,有的枯山水園林中增添了飛石、延段以作踏腳之用,你依然沒有辦法踏入枯山水中。枯山水的水是用耙子在砂子上劃出來的,遠看整齊有序,像山像水,引人遐思,但是你的腳一踏上去,弄亂了砂紋,這一切的美景就如水中明月一般,一下子被破壞了。由於這種“彩雲易散、琉璃易碎”的性質,註定了枯山水是一種拒人的庭園。

坐觀

枯山水一誕生就是爲了坐觀方丈、參悟禪理而設,因此現存的古代枯山水面積都不大。就是一個人坐在方丈室內,一眼望去,盡覽全景的大小。它的作用就是讓人去凝視,逐漸止住思緒,達到禪定的狀態,假如範圍超過視野,人就會遊動目光,收納景色,思緒也不會停止下來,也就失去了禪宗本意了。

禪宗認爲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是個三惡五趣雜會之所,衆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在六道中輪迴往復,永遠也脫離不了。人要通過禪定頓悟,直見本性,了脫生死,安住寂光。這個枯山水故妙,它也是塵俗世相,如來說法,以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這區區枯山水乎?既然不能着這世相,那你又怎麼能再踏足其中呢?

踩一腳就都毀了

最大的,最小的枯山水

枯山水在室町時代流行之後,很快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世俗官僚和寺院僧侶紛紛在自家建枯山水,並以此爲榮。多數人還是愛它外在的相,至於禪不禪的,不管是造的人還是欣賞的人真的未必知,未必想知。上面我們所提到的一目所見的大小就無法拘束人們的需求了,因此也出現了不同尺寸的枯山水。

蟠龍庭

目前最大的枯山水園林是金剛峯寺的蟠龍庭,相傳這個蟠龍庭是由空海和尚所設計,佔地2340平方米,構造元素就是石組和砂。之所以這個蟠龍庭能變得這樣大,而不是一目所見的大小,是因爲金剛峯寺根本就不是禪宗寺院,而是日本古義真言宗的總本山,它的枯山水並非爲參禪而設,也沒有禪味。蟠龍庭中巨石橫斜,水紋捲曲,彷彿驚濤駭浪之中,有惡龍翻滾期間,時不時探首欲出,而方丈室巋然不動,顯示出東密真言大威神力,和禪宗枯山水那種寂靜內省完全不是一回事。

高臺寺龍之庭

京都高臺寺原本是禪寺,但是後來因爲豐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在此出家,高臺寺變成了祭祀豐臣秀吉的寺院,結果所有的風格都發生了變化,遺留建築宏偉壯麗,會有大量桃山時代的萵繪裝飾,跟禪宗關係就不大了。所以高臺寺中的枯山水龍之庭,直接弄了一條龍,完全是世俗口味,沒有絲毫幽玄之美,不能稱之爲一處成功的枯山水。

龍源院東滴壺

最小的枯山水是龍源寺東庭的東滴壺,不到一步之寬,四步之長,兩頭各設一陰一陽黑色小石,灰白色砂子簡單地畫直紋,對比鮮明,意味雋永。看來枯山水真是不能太大,不能太複雜,要注重的是思想性,不能停留在色相層次上。

東滴壺

龍安寺枯山水的評價

如今日本保留的枯山水不下幾十處,但是比較來比較去,唯有龍安寺的枯山水最有禪味,它是在禪宗發展的最盛時期產生,有沒有被桃山時代世俗之風所沾染,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從世俗的視覺上看它是美好悅目的,從禪宗角度來看它是幽深玄妙的。

秋天的龍安寺石庭

再早期的西芳寺枯瀧,雖然取法自然,保持了形態的“真”,卻未能脫世間“相”;大德寺大仙院的蓬萊、枯瀧還保留早期求仙、求壽的理念,未能脫衆生相、壽者相;金剛峯寺的蟠龍庭是真言宗借枯山水,與禪無涉。

大德寺大仙院

東福寺的枯山水乃是1964年重森三玲復建,重森三玲是一位傑出的園林設計師,他精通世間法,卻於禪宗一竅不通,所復建東福寺南龍吟之庭、北面苔蘚之庭、東面北斗之庭,可做園林典範,卻着於實相,龍吟庭就用石頭堆一個龍頭出來,比蟠龍庭還要惡俗,沙地用混凝土做框,以兩色砂石做紋,滿畫流水渦旋。俗眼觀下精巧華美,然欣悅之外無所思,無所得,實不足法,偏偏靈雲院的臥雲之庭也是此類。

重森三玲
東福寺龍吟庭真有個龍頭
東福寺北庭

北庭苔地用大理石間隔出市松紋,實在難出空靈、閒寂之感。東庭用高低不同圓柱象徵北斗七星,如此人造的石柱,有沒有了枯山水材料的“真”,突兀地樹在那裏,彷彿折斷的電線杆,連世俗的美感都不要了,還有東福寺是個禪寺,你弄個北斗七星幹嘛?這是要踏罡做法?此處不看也罷。

東福寺東庭
南禪寺虎子渡庭

南禪寺虎子渡庭有簡素寧靜之美,比東福寺要好的多,可是多少受了江戶時代以後園林的影響,栽植樹木。從視覺上看起來更和諧、自然一些,可是從禪宗思想來說,這種園林的世間相也太重了。枯山水要保持材料的本真,同時又要泯滅其在世間的相,這世界上的石頭是沒有定形的,什麼樣的都有,你不會去執着它的形狀,所以所用的石頭不擇不選,露其醜陋笨拙,所用砂石不用純色。唯獨樹木它是有世間相的,人觀樹木就會執着於其原有的形狀,因此入枯山水的樹木要修剪,修剪的樣子甚至完全脫離了它的本相,變的抽象、幾何。南禪寺方丈庭的樹木中有保持本相的,而且樹的比例太重,也不能算好的枯山水。

如心庭

它的如心堂要好很多,只有砂和石兩種造景,給人的思想留出了空間。當然真的是思想境界到了,不執實相,隨手拿把笤帚也能頓悟,此處我們只說園林與禪宗。

銀閣寺銀沙灘向月臺

銀閣寺的向月臺銀沙灘枯山水,直接模仿了富士山的形狀,在枯山水中堆了一個半大不小的圓臺體,儘管後世有稱讚它造型奇特大膽,我每每看來都有如鯁在喉的感覺,太不和諧了。我看第一樣是這種感覺:誰家的菜地耙的真齊,田間小路拐着彎地通向了一個大墳頭。

枯山水之所以能如此的與衆不同,其靈魂就在禪宗思想,而禪宗在室町時代是最興盛的,領悟大道的人多,能夠欣賞的人也多,如今禪宗衰微,造的人、看的人都難窺堂奧,也就很難再達到室町時代的那個高度。造出的枯山水也只能稍備其形,畫虎類貓。因此龍安寺的枯山水就成爲衆枯山水中的滄海遺珠了。

足立美術館園林一景

後世園林設計中有很好看的,比如一連十幾年被評爲最美園林的島根足立美術館,也用了枯山水的要素,它的風格是唯美,這是世間法、世間相,與枯山水是兩碼事。

白砂青松庭

在視覺上,比龍安寺美的園林有很多,但是從禪宗的意義上講,一旦着了相,就落了下乘。

龍安寺的枯山水之所以如此可貴,是它沒有取具體的相,而用了極抽象的形式表現禪宗思想,既是園林,又是道場。它採用了乾淨素潔的白沙,卻沒有將欣賞停留在視覺層面上,當你凝視這副場景的時候,好像很美,審美心卻無處落腳,它不讓你沉溺於色相之中,面對一片汪洋,你所能做的,只有堪破眼耳鼻舌身意皆是虛妄,乘着無上妙智,到達無相之彼岸。這幾塊石頭就是無字之心經,不是徹悟之人,深具般若,焉得設此石庭?後世遊覽之人不知禪宗佛理,唯見白沙一片,亂石几堆,如何能觸機頓悟?

龍安寺石庭

龍安寺枯山水既非最早的枯山水。又非最好看的枯山水,俗眼一觀,不過了了,以爲盛名之下,實在難符,遂謂:區區倭人小庭何足道哉!此爲實相遮蔽,不見菩提爾。若僅僅停留在娛目、娛心之上,則如《金剛經》中說:“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

又有幾人可得三昧?

龍安寺石庭將禪宗的核心思想融入了園林,這樣的高度是其他文明中的園林所未曾達到的。這種禪宗的明心見性,是一般的園林設計師所難以企及的,後世引用借鑑,也不過是徒有其形,皆沒有登堂窺奧,因此龍安寺石庭就是世上獨此一份,別無分號。許是人們的直覺覺出差異,才一遍遍來到龍安寺石庭,在方丈外緣側上端坐凝視,希望悟出其中的道理,這是龍安寺石庭經久不衰的原因了。

雖然日本園林源自中國園林,又是禪宗祖庭,但中國園林是以人爲中心,沒有和禪宗結合,是爲了達到娛我的目的,這是著於實相,因此也就沒有產生相應的禪宗園林,委實可惜。

後仿之枯山水,形且不備,焉能有神?

結語

枯山水即要保持材質本身的“真”,又要破去其固有的“相”,最終目的是要達到徹悟大“道”,它已經不再僅僅侷限於園林一門,而是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去引導人類探究生命的意義,從中徹悟,明性見我。

《六祖壇經·般若第二》:“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枯山水作爲園林發展歷史上的一朵奇葩,對於它的欣賞不是去看,而要去悟,悟出來了,這是解脫之門,悟不出來,這就是幾塊石頭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