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一般指基督教教会和天主教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大学。近代中国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文化水平落后,那些进入中国的教会大学,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对近代中国的教育、科技和医学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代中国,潮起潮落,风云际会,这些进入中国的教会大学,他们的命运也紧紧地和中国的环境和局势联系在一起。1931年,日本的入侵对教会大学造成的严重冲击,战乱使得学生大量减少。这些教会学校大多跟着中国军民大撤退,迁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大后方。在漫长的岁月中与中国人一起承受了战时的困苦与艰险,随着抗战胜利结束,迎来了大发展的几年。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些教会大学又遇到了万劫不复的打击。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反帝情绪的高涨,新中国不再允许外国在中国境内办学。1952年,外籍教士被驱逐,本国神职人员被拘捕,大批耶稣会士被迫离开中国,教会大学在中国也也寿终正寝。

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是一所由罗马教廷创办的天主教大学。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

民国元年,中国天主教名人丹徒马相伯、北平英敛之两位先生,鉴于天主教在中国仅有两所大学,乃上书罗马教廷,请派才高德硕之士,来华增设公教大学,发扬中国文化,介绍世界知识。1925年正式创建于,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1927年更名为北京辅仁大学,1931 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在中国高校调整过程中被撤销,校舍划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1960年,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为台湾四大名校之一。

震旦大学(Aurora University),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大学,由中国神父马相伯于1903年2月27日,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开设语文、象数、格物和致知四门学科。

震旦大学老照片

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将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归并上海市各有关高等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

震旦是印度对中国旧称,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和L'Aurore。

津沽大学(Jingu University),1921年,天主教会直隶献县教区在天津创立了一所私立学校,初名叫做“天津农工商大学”,后来重新定名为“天津工商大学”,教会内称为“天津圣心学院”。1923年,学校开始招生上课。作为一所专科大学,大学设工商两科及神学系,并以法文为主要课程。1931年学校初具规模,注册的学生人数增至600余名。1948年10月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立案,将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与南方的上海震旦学院遥相呼应。

1951年9月,改制为公立津沽大学,并把私立达仁商学院、天津土木工程学校分别并入公立津沽大学商学院和工学院,并把原津沽大学文学院扩改为公立津沽大学的师范学院。1952年8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国立津沽大学撤销。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并以其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校址与天津市教师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师范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