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爲作者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週日上午9點多,在一個體育中心的停車場,父子倆(孩子應該是二、三年級)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爸爸帶孩子剛上完籃球課。一開始爸爸的聲音還不大,語言也還算文明,可音量越來越大,話裏也開始帶髒字。

“你說,我整天帶你練着練那,你哪個動作做到位了?……就你練成這個德行,你還TM的有臉?……看你這副德行,你今天別和我回家了,你TM的有臉回去嗎?!”

“爸爸,我想回家。”我第一次聽到了孩子的語言回應。“爸爸,我想回家。”孩子邊哀求着,邊膽怯、無助地跟緊爸爸來到車前,並開始哭泣……

而爸爸氣憤難平地獨自上了車,發動汽車之後,還站在車外面的男孩發出了最聲嘶力竭的哭喊:“爸爸,我想回家。”已經被孩子重複了十幾次的這6個字,含着最深的恐懼。

我站在一個隱蔽處,揪着心,打定主意,如果爸爸真要是開車揚長而去,我會立馬衝出去安慰孩子並努力叫住爸爸。

過了一會兒,爸爸終於“仁慈”地說:“上車吧。”孩子拉開後排座的門上了車。

車子走了,我的心情卻無法平靜。

這位家長管教的方式真的太傷害孩子了,爲什麼呢?

1、關於面子

從這位爸爸的訓斥中,我看到,爸爸因爲不爭氣的孩子,自己覺得非常沒面子。

他用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是發泄不滿的情緒,一方面是想挽回作爲強大父親的“尊嚴”。可是,他只看見了自己,卻沒看到孩子

孩子和他一樣,即使再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一個人的尊嚴。

這就是爲什麼批評孩子最好不要在大庭廣衆之下,因爲孩子真的很“要臉”。他們的內心特別敏感,對自尊的需要也特別強烈。

所以,即使孩子行爲不對,家長管教時也要注意保護他的自尊。

更嚴重的是,這位爸爸的當衆謾罵和羞辱性語言,在剝奪了孩子自尊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

一個體會不到自己被尊重的孩子,他要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甚至是父母呢?

2、關於恐嚇

“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出去!”

我曾經看到公共汽車上,一位媽媽嚇唬在懷裏不停哭鬧、一歲左右的孩子。

“你要是還這樣,就別跟我回家了。”

商場裏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然後,孩子在後面追着家長,哭喊着:“等等我,等等我。”

……

天底下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想從父母那裏獲得“愛”。

這種“愛”是以最基本的安全感爲前提的而安全感是一個人構建自我、探索世界,建立社會關係最重要的基礎

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在1959年著名的“母愛剝奪實驗”,從根本上剝奪的就是安全與依戀。實驗證明,被剝奪安全感、依戀感的恆河猴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創傷,並嚴重影響到它日後的羣體關係和生存能力。

而反觀以上熟悉的教育場景,從結果上看,家長對孩子的管教取得了好的效果,究竟是什麼起了根本作用呢?

答案是:孩子對父母最重要的安全和依戀受到了威脅,從而產生了最強烈的“恐懼”。

3、關於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着對他們一生會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事件”

很多事情只要發生一次,就足以影響他們相關的認知、心理和行爲,尤其是那些負面事件。

停車場裏父親的行爲,孩子極有可能會以此爲戒,以後再也不敢表達與家長相違背的行爲和意願,淪爲對家長察言觀色、言聽計從的“附屬品”。

而這位父親的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孩子爲什麼訓練不認真的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大的問題——剝奪了孩子自尊心和“不能回家”的恐懼心理暗示——這無疑是對孩子形成自我的傷害。

一個健康、強大的個體是建立在情感豐盈,意志獨立的基礎之上。試問被父母恐嚇長大的孩子,怎麼能擁有健康和強大的自我呢?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很多事實卻是,所謂的老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卻被更嚴重的新問題所掩蓋。但很多家長對這種“傷害”卻茫然不知。

在我服務的家庭中,當我問孩子:“你有什麼話最想讓我告訴爸爸媽媽的?”

他們表達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相同的心理訴求:“父母可以不要那麼強勢嗎?可不可以聽聽我的心聲,知道我真正想要什麼?而不是你們要給我什麼?!”

要讓孩子未來取得真正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明錟老師可以幫助您全方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現狀,親子關係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孩子個人和父母成長計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親子關係。歡迎關注明瞭父母課堂並聯系明錟老師。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我們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服務,幫助您解決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減少手機遊戲的依賴、青春期前後的親子關係建設等教育難題。

更多科學與健康、簡單與明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在“明瞭父母課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