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延期中的上半年教資筆試,終於變成了下半年舉行,於是很多小夥伴開始鬆懈了“反正現在不需要考,等等在備考也來得及”……小編要提醒你的是千萬別大意,很多人都是考前不着急,考試時抱佛腳,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有人說考教師不容易,其實方法你得對,比如堅持每日一練,在錯題中總結知識點,今天小編準備了10道題,據說全對可不容易,快看!

1.在現代社會中,國家制定其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據是( )。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

C.經濟基礎

D.文化傳統

2.根據人類社會發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爲根本特徵的教育是( )。

A.素質教育

B.應試教育

C.形式教育

D.實質教育

3.“教育對人的肉體和精神都要關心,但主要關心的應當是靈魂,教育應當建立在精神本質佔優勢的基礎上”,這一觀點是( )教育目的論。

A.神學的

B.科學本位

C.社會本位

D.個人本位

4.我國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智育

C.體育

D.德育

5.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A.教育方針

B.教育規律

C.教育質量

D.教育目的

6.孔德說:“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因爲不管從哪方面看,我們個人的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這種教育目的論屬於( )。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知識本位論

D.能力本位論

7.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指的是( )。

A.教育體制

B.教育政策

C.教育手段

D.教育目的

8.關於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據,不正確的是( )。

A.教育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B.人的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內在準則

C.教育目的的確定既要考慮社會客觀需要又要考慮教育對象的需要

D.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9.教學活動預期到達的結果或標準,及預期學生身心諸方面發生的變化是指( )。

A.教學目的

B.教學目標

C.教學任務

D.教學技術

10.“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爲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的( )。

A.教育方針

B.教育目的

C.學校培養目標

D.教育工作原則

1.【答案】A。解析: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它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培養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培養出來的人應當具有怎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識傾向。因此政治經濟制度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故選擇A項。

2.【答案】A。解析: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爲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健全個性爲根本特徵的教育。

3.【答案】A。解析:題幹描述屬於宗教神學的教育目的觀。

4.【答案】D。解析: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靈魂與統帥作用,保持方向和動力。

5.【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歸宿。

6.【答案】B。解析: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觀點是: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重教育的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和社會成員。孔德是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

7.【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標準和規格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方針。

8.【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的依據: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它反映了社會政治和社會生產的需求,體現了教育的歷史性、階級性和生產力的性質。2.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3.人們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具有主觀的性質,是一種理想,它同社會的政治理想、社會理想等緊密聯繫在一起。4.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A選項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社會需要。

9.【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目標的含義。題幹“教學活動預期到達的結果或標準,及預期學生身心諸方面發生的變化”描述的是教學目標的含義。教學目標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爲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對教學活動提出的具體要求,不僅規範着教師教的活動,而且也規範學生學的活動。所以此題選B。選項A,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裏爲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選項C,教學任務通常包括三方面:(1)學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學生所要形成和發展的智力、能力和體力;(3)學生所要養成的情感、態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選項D,教學技能是指教師運用已有的教學理論知識,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固、複雜的教學行爲系統。它即包括在教學理論基礎上,按照一定方式進行反覆練習或由於模仿而形成的初級教學技能,也包括在教學理論基礎上因多次練習而形成的,達到自動化水平的高級教學技能,即教學技巧。教學技能是教師必備的教育教學技巧,它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的創新,具有積極的作用。

10.【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教育目的的內容。A項《教育法》第五條規定了我國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符合題幹描述,A項正確。B項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針的組成部分,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故B項不符合題幹描述,錯誤。C項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的培養要求。故C項不符合題幹描述,錯誤。D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故C項不符合題幹描述,錯誤。故本題答案爲A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