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是一種非常普遍且普通的玉石,但它的結構、質地、顏色卻是多元化的,就像阿拉善沙漠上的彩玉(多色阿拉善瑪瑙)這兩年已經被雕刻師傅們玩嗨了。

這種厚重、半透明、多色塊分佈是非常適合設計雕琢的,它們所出的成品大多視覺衝擊力非常強,因每塊石頭顏色分佈不會一樣,這也使得所有作品皆是獨一無二,所以在審美日漸疲勞的玉石市場這種感染性很強的玉雕品反而成了新寵。

這是行內小有名氣的玉雕師傅盧雲峯”之作品,先不說工藝要攢下來這一套顏色各異的瑪瑙石,也需要非常大的機緣和長時間的淘貨才能湊齊。

然後再仔細看每一件作品上對玉色的巧用更是美妙至極,不背離羅漢們的基本氣質,卻又使得整個作品趣味十足,下面我就把每個圖單獨特寫一下,歡迎點評。

唐代,佛教至印度引入我國時爲十六羅漢,這些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也是由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演變而來。

那麼十八羅漢是怎麼來的呢?古代中國人感覺⑨是吉利數,就往16羅漢中加了兩位尊者,比如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等;在佛教中九更是修行者認爲的無上佛法,如九九歸一、九九八十一等還有很多佛珠基本都是九的倍數。

其實,這些羅漢的形象,也並沒有具體的定論,皆是藝術家根據經書和自己的想象而畫出來,纔有了我們所見到各種羅漢樣子,我感覺這十八羅漢更準確的是在表露我們多樣化的生活以及樂趣。

這十八羅漢分別是: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鉢羅漢、託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

看看這些羅漢的名字,活生生就是我們形形色色的各種人,並且把他們的動作、表情用藝術的形式刻畫出來,這種對生活的熱情與情趣難道不正是我們的信仰麼?

大家都知道,人生來皆苦,如果不尋找一些意義與樂趣來妝化靈魂,這一路的泥濘豈不讓人舉步維艱,再累再苦時看到或者想到這些羅漢,就可以苦中作樂了。

十八個羅漢,即十八種人生、十八種心態、十八種境界、十八種層次,任何人都可以對號入座。

就像上圖的挖耳動作,且看那一臉的享受,見到這樣的作品怎麼還會有愁雲不展的陰霾?

這些石頭的俏色無不讓人歎服,顏色利用極其到位。

十八個羅漢表情氣質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應該有所感悟。

喜怒哀樂皆是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表情都可以享受。

好的雕刻師傅做出來的東西總是讓人難忘。

這一簾拂塵飄然,灑盡紅塵落幕,更是深悟人生苦短,所以來去如風自在隨心纔是修行。

如意,每個人都渴望的如意,是一種現實的產物還是你的想象?

葫蘆可以裝酒,那是人間佳釀,讓我想起了李白的“人生江湖”,也只有詩仙才可以如此灑脫不羈才情絕妙——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對於雕刻的羅漢每個人理解還是相差不近的,但都殊途同歸往好的方向來想。

不論是爲信仰、藝術、情趣都是一種美。

看完這些羅漢的玉雕作品,您有什麼感悟?感嘆大自然生出如此美妙的石頭、驚歎玉雕師傅設計的用心,還是這種天人合一的作品已經超越藝術而昇華爲精神的東西了?不要吝嗇你的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