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G)Astro A40電競遊戲耳機,這款日常價格偏高但在國外很受歡迎的耳機,一直想試試,正好機緣巧合拿到評測,跟大家分享下是不是值得入手:

首先是外包裝。

外包裝整體磨砂黑的外觀,正面是耳機的主圖,黑色爲主,輔以香檳金色的點綴,低調奢華。左上角是Astro的logo,大大的A40的字樣,右下角是羅技的logo。左下角是適配的機型,包括PC,Mac,Xbox one,PS4,手機。這樣看來,不管你是PC遊戲的愛好者,亦或是手遊的忠實粉,還是專業遊戲機的發燒友,這款耳機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整個包裝採用了中(繁體+簡體)英韓三國語言標註。

背面是一些詳細的介紹。左邊是產品的簡介,包括耳機的詳細介紹,連接方法,以及各部位的名字,右邊是產品的主要介紹。Astrogaming專業設計,更加適合遊戲用戶使用。

底部是銘牌信息,包括包裝內容,技術參數,規格,以及廠家等信息。

包裝內容,包括A40耳機,麥克風,耳機殼,多媒體控制線纜,PC分線線纜。一開始在包裝裏面找了半天想看這個具體的名字,後來才發現,就在盒子上。

除了這些文字,包裝盒上還有非常精美的啞光印花,可能是遊戲裏面的人物吧。我玩的遊戲少,所以不太熟悉。

下一步,開箱。

鑑於室外的條件不太適合開箱,我們移步到室內繼續。

這款產品採用的是不乾膠貼紙,揭開之後就可以拿出來了。

內盒也是很多暗紋的花。

內盒是對稱式的,打開之後耳機在一邊。

內襯是透明的,透過襯可以看到操作指南等在盒子裏面。

內襯之上的部件總共三個,分別是耳機,1.5米PC分線線纜,1米多媒體控制線纜。

其實一開始我的沒認真去看包裝盒上的介紹的(上面寫的很詳細),而是去努力翻找說明書……未果,就錄了幾段使用視頻。

然後今天寫帖的時候發現,原來不能怪廠家寫的不詳細,只能怪自己沒留意。

不過其實影響不太大,只是鍵控的位置的幾個按鈕沒弄明白,其餘的功能基本上猜個八九不離十,畢竟我也是測評過好幾十款耳機的人了~

廢話少說。我們來看詳細細節展示。

耳機主機——

耳機的耳朵可以旋轉,可以翻轉到90°,這樣可以在不戴的時候,掛在脖子上。如圖——

(圖片來自羅技G京東自營旗艦店,產品也是A40不過是不同款)

頭戴的頂部和耳套使用的是記憶棉,很舒服,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頭型進行自適應。

兩旁的連接部位,裏面是螺旋形的耳機線,這個地方可以伸縮,根據自己的頭型大小進行調整。

這款耳機我最喜歡的是可以DIY很多地方。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自定義耳麥的位置,喜歡左邊就是放在左邊,喜歡右邊就放在右邊,而且非常方便。

下邊的gif就是具體的操作步驟。

耳機的蓋板是磁吸的,所以可以自行更換成自己喜歡的,應該是可以自己定製的。

那麼,耳機可拆卸的部分只有耳機側板和麥克風嗎?

遠不止這些。

內耳套也是可以拆下來的~

這樣看來,基本上除了耳機的骨架,其他的都可以DIY,這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購買或者定做蓋板和耳套等。比如官方有發售的mod組件,另外還可以在購買時向客服要求定製耳機側板,很有個性——

整體拆下來就是這樣的。錄了一個小視頻,拆開再裝回去,30秒內即可完成。

00:51

接下來看兩根線。

分別是耳機到3.5mm耳機孔的線,以及單口轉雙口的耳機線。

首先是耳機到3.5mm 的轉接線。

兩頭都是公頭,長的一端插在耳機上,另一端插在音頻設備上。中間的線控,可以調節音量,靜音,以及播放/暫停。

然後是單口轉雙口的線。鑑於遊戲玩家還是使用的是臺式機,而且臺式機的音頻輸入輸出是單獨接口的,所以這根線對於資深玩家還是蠻合適的。因爲拍攝光線的問題,耳機線應該是綠色的色環,麥克風的線是淡紫色的色環。

除了主要部件,其他的還有幾張重要的單頁。分別是售後服務指南,提示卡,快速入門指南,保固資訊手冊。

其中最大的一張是快速入門指南,展開之後是這樣的——

接下來,試戴。

使用手機,測試槍戰遊戲。當然,作爲手遊並不能把遊戲耳機的性能完全釋放出來。所以對於大型遊戲,肯定會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總結

作爲一款遊戲耳機,A40不僅顏值很棒,還支持DIY,可以自己更換喜歡的側板,製作一款只屬於自己的遊戲耳機。音質方面,對於遊戲進行了專門優化,保證音質的同時,對於遊戲的聲音進行了專屬優化,比如腳步聲,這樣遊戲者就可以更加清晰的聽到腳步聲,使得遊戲更加逼真,具有代入感。

對於筆者來說,這款耳機唯一的缺點就是稍微有點兒貴,和A40標配的還有一個MixAmp調音器,這個套裝趕上618大促,已經有五折的福利了,喜歡的朋友們可以戳下邊的鏈接買買買了!

https://item.jd.com/49817228179.html#crumb-wra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