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戰秦雄”一直是一個笑話,大家都知道他們在不同時代,排不出個一二三來。但仔細品來其實不然,很多歷史名人還是能排出個一二三來的,比如皇帝就很好排,今天作者無聊,給大家排一排歷史上哪個皇帝能排第一名。

咱們弄這個皇帝排行榜,肯定是以誰作爲皇帝乾的最好來排,不是排誰個子高,歲數大,兒子多。那樣的話,這五百多個有名有姓的皇帝不好排。

首先要確定一件事,開國皇帝要比守城之君排名靠前,畢竟一統寰宇怎麼都比守城難。這樣就排除了大多數的皇帝。

第二要確定的是,大一統的皇帝,要比佔山爲王的皇帝排名靠前,這樣又去掉了一些渾水摸魚的皇帝。剩下的就不太多了。

第三咱們要確定的是,咱們只排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畢竟作者外國史看得太少了。

第四咱們必須確定的是,這個皇帝的王朝最少要傳兩代人。

這樣算下了,剩下的就真的不多了。咱們來捋一捋,秦始皇嬴政,漢高帝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勉強算進去,作者一直認爲他是開國之君而非中興之主),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順治帝福臨。

鑑於只排出了九位皇帝,所以作者把耳熟能詳的宋太祖趙匡胤排進去,但嚴格來說宋朝並非大一統的王朝,所以中國歷史皇帝排行榜第十也就有了,就是趙匡胤。

剩下前九位,咱們再確定一個事,那就是布衣起家的天子,要比家族勢力強大,登高一呼便能攻城略池的天子艱難,這樣榜首的兩位就出來了,一位是斬白蛇起義漢高帝劉邦,一位是驅除韃虜光復華夏的朱元璋。這兩位誰能排第一?其實也不難,在很多事情上,這兩位都是很相似的,但劉邦佔了個便宜,那就是時間順序的上便宜,僅憑這一點劉邦就是要排在朱元璋前面的。

榜首有了,咱們再看看後面,衆所周知的,福臨嚴格來講不能算得上開國皇帝,更應該是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所以順治帝放在第末位也是沒什麼爭議的。

晉武帝司馬炎,雖然說是符合了之前的條件,但晉朝承接魏國之運,又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雖未稱帝卻是實際的掌權者經營,要比其餘幾位容易,所以作者把他放在第八位應該是公正的。

漢光武帝劉秀,一直被稱爲光武中興,作者認爲實際上他並非什麼中興之主,而是實實在在的開國之君,但畢竟承接了漢朝國祚,有很多先天優勢在這裏,作者把他放在第七位。

剩下四位,秦始皇嬴政,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元世祖忽必烈,誰穩定季軍其實已經很清楚了,畢竟把秦始皇放在第三已經算是委屈了,估計都會有秦皇粉看到這裏罵作者了。

剩下的三位不是很好排,咱們可以確定一件事,就是唐朝取代了隋朝,而隋朝至二世而亡國,所以李淵是要排在楊堅之前的。而同樣的道理元朝要比隋朝久,而差於唐朝,所以他們順序的是李淵——忽必烈——楊堅。

這三位確實很難排。尤其是忽必烈的問題,如果各位有更好的意見可以提出來。因爲作者寫到這裏是很糾結的。不過勉強排出來了這個榜單,給各位整理一下。

第一位,漢高帝劉邦。

第二位,明太祖朱元璋。

第三位,秦始皇嬴政。

第四位,唐高祖李淵。

第五位,元世祖忽必烈。

第六位,隋文帝楊堅。

第七位,漢光武帝劉秀。

第八位,晉武帝司馬炎。

第九位,清世祖順治帝福臨。

第十位,宋太祖趙匡胤。

遙想列位先賢,開疆拓土,功在千秋,今翻排名,有大不敬之嫌,心有內疚,後世子孫祈求諸位,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