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嚴重過剩,爲何價格不降?

中國房地產的市值已經高達450萬億,它相當於整個歐美和日本的房產市值總和,中國房子已經巨量過剩,14億人口的國家卻建到夠40多億人居住的房子。經濟學家姜超也指出,從新開工套數這個指標來看,房地產從2013年其實就已經達到了極點頂峯,也就是說之後近七八年來日日夜夜不停新建的房子都是過量的。那麼爲何市場上的房子早已經嚴重過剩了,這個房價還降不下來呢?我們從房子的流向和持有成本來分析。

什麼人有房?

從2003年國家正式把房地產經濟列爲國民經濟支柱起,房價就拉開了暴漲的序幕,這種暴漲的根源當然歸於“支柱”二字。

我們縱向列舉了房價暴漲的三個波峯:第一個峯谷是2003年末到2007年,這是爲了響應政策號召,人口開始向城鎮湧流,以前千方百計想要的城鎮戶口突然變得輕鬆容易,導致城市居民增多住房需求急劇上升,從而推動了房價上漲!實際上這一次房價上漲的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大方向已經出現危機,故不得不採取措施進行調控;沒有想到的是調控迎來了第二次爆炸上漲,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2008年末期的4萬億放水助推房地產,有了大資金的湧入,很多房企和炒房客撈到了第一桶金,藉着房價暴漲的東風賺的滿嘴流油,成爲了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受益者;之後中國房價就沒有跌過,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至2015年開始出現了第三次暴漲高峯,海拔可以和珠穆朗瑪峯攀比。我們可以看到在這10多年來投資房地產的炒房者不僅賺得盆滿鉢滿,他們還得出了一個自以爲成熟的真理,那就是中國的房價只有上漲,因爲是“支柱”!

在全民意識到買房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就一窩蜂地湧入樓市,只要手上有錢就往樓市裏面投,恨不得多囤幾套房,時至今日,房地產市場這塊泡沫在開發商和炒房客的手裏被越做越大,甚至達到了瘋狂膨脹的狀態,這種失去理性的變態爭搶,使社會完全形成了兩極分化,“有錢人”有好幾套甚至幾十上百套房等待爆炒,而有些人卻連一套都沒有。

養護成本

這種資源的極端化造就了中國房屋的高空置率,空城鬼城讓人目不暇接,從根本上說,高空置率不但不能拉動經濟發展,而是一種社會公共資源的極端浪費,前期炒房客們鑽了政策性的漏洞霸佔了社會公共資源,他們就應該爲這些不勞而獲付出代價。現在買一輛車子都有養護成本,憑什麼炒房客養房沒有成本還坐地收穫利潤?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房產稅和空置稅

雖然說房產稅說了多年仍沒有出臺,但是不代表它不會出來,只不過需要一個過渡時期的巧合。過去土地收入支撐了政府財政的大部分,如今我們放眼整個城市,該用的土地都用了,如果再讓炒房客和大量的囤房者坐地生財,財政哪裏來?所以空置稅的出臺該是時候了,通過空置稅來增加炒房客的持有成本乃是必行之道,也是公共資源合理分配的正行之道,我們可以目睹炒房客們把房子吐出來的壯麗場面。親們,這個世上永遠沒有不勞而獲,房價哪裏會一直上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