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古称常山、真定,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40处。其中最值得一看的,当属位于新华区上京村东的明代建筑——毗卢寺。该寺是石家庄市区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因存有精美的明代壁画而驰名中外。

据《方舆汇编》和寺内现存碑碣记载,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宋、元、明时期曾多次重修扩建。清末以来,寺庙因战乱损毁严重,特别是1958年修石津灌区时,原先的山门及天王殿等建筑被拆除,现仅存释迦殿(前殿)和毗卢殿(正殿),使得寺庙格局不是传统的中轴线布局。

进得山门往右边走,看见的第一间殿宇就是释迦殿,这座造型古朴的前殿,梁架不施彩绘,也没有繁复的斗拱,殿内正中供奉着塑于明代的佛祖泥塑金身像。释迦殿内原先绘有水陆壁画约83平方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修石津灌区时有工人在此居住,大部分壁画遭到破坏已模糊不清。

绕到佛像背后,可以看见三尊泥塑金身菩萨坐像,它们与正面的佛像同为河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塑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寺庙通常只有观音菩萨一人倒坐,而毗卢寺却是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一起倒坐,并且中间的观音左手靠在瓷枕之上,造型堪称国内独此一例。

释迦殿后面就是毗卢寺的正殿——毗卢殿,该殿因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殿前两棵古柏的树龄已有一千多年。有趣的是,这两棵古树均向西方倾斜,而且角度一致,宛如两位佛教信徒向西方朝拜迎接佛祖,故得名“迎佛柏”。树下多块凿刻于明万历四十八年至清乾隆十七年间的石碑,记载了重修寺庙的记录。

毗卢殿的外观也十分特殊,它坐落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后有抱厦,平面呈十字形,飞檐深远,屋顶坡度缓和,俗称“五花八角殿”。推开厚重的木门,仿佛开启了一个尘封千年的宝库,由于殿内光线昏暗,建议大家参观时自备手电筒。

毗卢殿内的122平方米明代水路道场壁画,融佛、道、儒于一堂,共描绘了122组、508位神祇人物,虽历经五百多年沧桑,色泽依旧鲜艳,尤其是采用的沥粉贴金技法,使画面更具立体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北京法海寺并称为中国四大宗教壁画。

相传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上京赶考时,曾路过此地借宿,他观赏过毗卢殿的壁画后极为震撼,于是提笔也画了一幅玉皇大帝。该幅壁画绘于殿内右侧斜对角,其造型之准确,线条之流畅,表情之传神无可挑剔,堪称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珍品。

虽然毗卢寺壁画使用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阳光的照射,部分画作产生了酥碱、脱落、空鼓和霉变现象。2017年,敦煌研究院的专家齐聚毗卢寺,对现存壁画展开抢救性修复。如今经过除尘、加固、修补后的壁画,比过去清晰不少,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