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費到底有沒有貓膩?真的做到降費用了嗎?這個問題深究很有意思!

對於提速降費這個問題,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工信部也都有多次強調,不可以明降暗升,指示三大運營商一定要提速降費,切實解決網民的費用問題,讓網民以更便宜的價錢享受更高的網速。

同時三大運營商已明確表示會提速降費給用戶,更好地用資費體驗,事實上他們真的做到了嗎?

01提速降費了,營收卻成倍的增長

事實上三大運營商包括中國移動,確實有在提速降費上,網民也確實享受了一些優惠,否則現在手機費用不可能幾十元一百多就夠。但是,三大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的收入,爲何卻不斷的上升呢?

中國移動方面還表示,爲用戶讓利已經達到了2000億美金,這是一個不小的數據。可中國移動在流量數據方面的收入,每一年都在不斷的增長。

2018年,中國移動在營業收入方面達到了將近4000億元,而數據流量業務的增長卻達到了驚人的153%。這不只是兩位數增長,是達到了三位數的增長,不得不說這個增長非常的驚人。

到了2019年,中國移動數據業務的增長同樣達到了驚人的90%多。同比增長確實有下降,但絕對的增長卻還是快接近三位數,可見數據流量業務在中國移動營收佔據着非常巨大的比例。

02降和升的雙重邏輯

增長這麼多,難道移動又漲了,這個肯定不會,太明顯操作,大家一看就會懂。相信中國移動也一定會遵照工信部的安排,給用戶切實一些實惠,相信他們也做到了,但是爲何中國移動的數據連有不降反而增長得非常厲害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貓膩嗎?如果沒有貓膩,中國移動的數據流量業務應該會降低纔對,呈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顯然不符合邏輯。

03相對降低和絕對增長是兩個概念

這裏有一個廣大網民忽略的一個因素,就是相對降低和絕對增長。假設在2018年1個G的費用是1塊錢,2019年1個G的費用是0.5元,到了2020年,1個G的費用是0.1元。

從三年的時間來看,流量費用確實成倍的下降,而且降費比較厲害。但是還沒有考慮到一點就是單價x數量。2018年一個人的數據流量業務可能1個G就夠,到了2019年可能是10個G纔夠,而到了2020年可能就是100個G才能滿足。

這個假設的意思就是說,提速降費確實降費了,但它每年以5倍的速度在降,但是網民使用的流量卻每年10倍的速度在漲。

如此計算下來,三大運營商的數據流量業務卻還是以每年兩倍的速度在增長,因此2018年中國移動達到三位數增長,以及2019年中國移動達到接近兩位數的增長就不足爲奇了。

04結語

事實上大家在數據流量業務方面的費用確實也每年在增長,不是嗎?大家看懂了貓膩在哪裏了嗎?資費下降的速度跟不上網民流量增長的速度,這果然是數據邏輯的天才。

對於三大運營商的提速降費,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