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首詩叫做《慷慨篇》,又叫《被逮口占》,寫於作者與同盟會同志刺殺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時,被清廷審判後,決定對作者處以“大逆不道,立即處斬”的背景下書寫的,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汪精衛。汪精衛又叫汪兆銘,早年因爲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而名動華夏,《慷慨篇》表達了青年的汪兆銘對革命的英勇就義和慷慨赴死的偉大的精神。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那個爲了革命的成功英勇獻身的少年英雄最後卻當漢奸,真是令人噓噓!很多人說那三槍要是打死他,那麼他還是那個不負少年頭的汪兆銘!

圖一:刺殺攝政王時汪精衛所作

一、汪精衛遇刺

1935年11月1-6號這幾天,按照要求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要在南京召開四屆六中全會,在會議的召開至少,中央委員會全體成員按照要是是要去先去禮拜中山陵然後再回來大禮堂開會的。禮拜中山陵後,汪精衛在禮堂上發表會議演說,大肆鼓吹日本人入侵的嚴重和強調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臺下的觀衆包括記者一看,這不是當年納粹黨頭目希特勒的翻版嗎?不得不說,老汪演講的十分精彩,臺下的人鼓掌了又鼓掌。

圖二:汪精衛在中山陵禮堂演說

很多人到了這裏禁不住的問道:他汪精衛還沒跟老蔣鬧翻嗎?沒有,的確沒有,自從四一二政變與七一五政變宣告寧漢合流後,國民黨就徹底和共產黨鬧翻了,所以纔有老汪延續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很快按照會議的流程,中央委員會的大佬們都要與會者禮堂外臺階合影讓各個記者拍照發表。

圖三:從刺客到遇刺的汪精衛

再說攝影師拍照後,汪精衛和三個人轉身要回到會場繼續會議,這個時候就像我們平常在臺階拍照玩的時候,都在四處散開,很是混亂。很快一個人從懷裏掏出手槍向汪精衛走去,朝着往會議走的汪精衛連開三槍,由於背對着,所以槍手擊中了汪精衛面部、胳膊和背部,汪精衛中槍慘叫的倒下趴在臺階上。剛開始參加會議的人以爲會場放鞭炮慶祝會議的成功,誰也沒有想到這是槍聲,直到看到汪精衛應聲倒下,大家才四處逃散。

二、兇手被擒

慌亂之中,張繼和站在後排的張學良推開兇手,在汪精衛的士兵開槍擊中兇手,又很踹兇手幾腳,才把兇手制服。中山陵禮堂中,裏面的人聽到槍聲後都跑了出來,汪的老婆陳璧君當着衆人的面指着跟他們出來的蔣介石怒吼道:“蔣先生,你不想讓汪先生就說好來,何必槍殺他呢?”

圖四:陳璧君與汪精衛

汪精衛被陳碧君抱在懷裏,滿臉是血的對陳壁君囑託後事,並用僅剩的餘力抬手幫陳壁君擦拭臉上的淚水:“傻姑娘不哭!幹革命哪有不犧牲的道理,爲革命獻身,我死無憾了,以後孩子就靠你了…………咳咳咳。”陳壁君緊緊拽着汪精衛手,哽咽的說:“四哥請放心,一切有我呢。”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陳碧君是真的愛汪精衛。

旁邊還在暗自慶祝自己命大的蔣介石聽了陳壁君怒吼後氣的半死,衆人都知道他跟汪精衛素來不和,因爲四一二政變後,國民黨大權掌握在蔣介石手裏,所以“寧漢合流”後,汪精衛成爲蔣介石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因爲兩個人早年都追隨孫中山,特別是汪精衛早年名稱很大,一度被認爲是孫中山的接班人。汪被刺之前剛纔禮堂衆人合照時,他又不在場,偏偏汪精衛站在第一排最中間又遭到刺殺,所有矛頭都指向他,因爲汪精衛和他有過過節,如果說刺殺,那個喫軟飯丟掉東北的張學良爲什麼不中槍?不是你老蔣還有誰?這下讓蔣介石氣不打一處,就算是我做的也應該在場吧?面對陳碧君的職責,老蔣命令軍統嚴查。

三、結果

再說汪精衛連中三槍後沒有死成,很快和早已昏迷的兇手被拉去醫院搶救了,這下!汪兆銘慘了,雖然搶救過來了,但是縫了好多針,後脊背的子彈也沒有取出來,以至於留下很嚴重的後遺症。倒是兇手很慘!雖然盡力搶救了,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在醫院突然暴斃而亡了。很快戴笠奉蔣介石命令查出兇手孫鳳鳴,孫鳳鳴是上海斧頭幫幫主王亞樵的手下,也就是說刺殺汪精衛是王亞樵派人做的。

經過一番調查戴笠這個老狐狸還是發現了倪端,原來王亞樵派孫鳳鳴是準備趁此機會開槍打死蔣介石的,那天由於蔣介石和中央大佬們鬧了一些小摩擦於是就提前離開會議了。

圖五:戴笠、王亞樵

化妝成記者的孫鳳鳴等了好久也不見蔣介石出來,就在以爲刺殺計劃要泡湯了,沒有想到演說完的的汪精衛出來和會員們合影,讓孫露成臨時改變了刺殺對象,於是朝着汪精衛開了三槍,如果不是朝着後背,老汪早就追隨孫中山去了。聽到戴笠的彙報後,蔣介石不禁後背有些發涼,娘希匹的,感謝上帝老子真他麼幸運哈!活該他汪兆銘,經常破壞老子的事情,你他麼的活該被刺。

再說雖然知道王亞樵派人乾的,但是國民黨大佬們一時間也無可奈何,要知道王亞樵這個中國斧頭幫第一幫主可不是好惹的,連叱吒風雲稱霸上海的黃金榮與杜月笙都忌憚三分。問問張學良、戴笠與蔣介石就知道了,畢竟一個給張學良送過炸彈的人,讓戴笠睡覺必須關好門窗的刺客,在兇手暴斃後,蔣介石他們只能作罷,誰不想迷迷糊糊的就看到牀邊有一顆炸彈在等着自己。

圖六:汪精衛遇刺時所登記的報紙

四、叛國投敵的汪兆銘

孫鳳鳴臨時改變刺殺汪精衛是有一定的道理,至少汪這些所作所爲在很多愛國人士來看就是漢奸走狗賣國賊,因爲當時汪也沒有公開投遞所以當時帽子也不好扣下。

1.1932年5月在蔣、汪的同意下,國民政府跟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

2.華北事變後,中日矛盾加深,可誰也沒有想到汪精衛居然批准何應欽與日本人梅津美治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秦土協定》這不是白白拱手把華北割讓給日本人嗎?在此舉國譁然。

所以汪精衛最壞了,汪蔣不死一個難解斧頭幫衆人的心頭之恨,所以孫鳳鳴才臨時改變主意刺殺汪精衛,中了三槍沒死算他命大。

3.西安事變後,汪精衛等人宣佈要率領大軍進攻西安,決不和共黨和張漢卿妥協,我不是要把老蔣往火坑上推嗎?

圖七:淪爲漢奸的汪精衛與日本人會面

淞滬會戰爆發後,汪精衛多次勸阻蔣介石投降日本人,被老蔣多次拒絕,表示你想做秦檜我可不是趙構!最後,1938年12月汪精衛與老婆陳碧君,潛逃越南,公開發表宣告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衛等赴日,與日本當權者直接進行賣國交易。回國後於8月在上海祕密召開僞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宣佈“反共睦鄰”的基本政策。12月,與日本特務機關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綱要》,以出賣國家的領土主權爲代價,換取日本對其成立僞政權的支持。

五、後記

《慷慨歌》裏那個鬥志昂揚、爲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汪兆銘,曾經是多麼的令人歌頌和讚歎!可誰也沒有想到那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革命黨人居然公開的叛國投敵了,很是令人噓噓哈。很多人也認爲當初中山陵那三槍要是把他打死了多好,至少他還是那個從容作楚囚的少年英雄或者說中國抗戰就不用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了。

說實話,筆者也不知道他汪兆銘爲什麼要投敵叛國?在國民黨有喫有喝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把手幹嘛要當秦檜第二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