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芒种的节气,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北方地区的麦子都熟了,农民这两天也忙着割麦子。

如果有农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割麦子可是个苦力活,早上不能去得太早,去的太早了,露水还没干,麦子收回来湿湿的容易发潮、发霉。晚上也不能太晚,麦子也容易潮湿。

因此收麦子的时间只能放到中午、下午那段太阳最大的时间,必须顶着烈日收割,这样收回去的麦子才不会容易返潮。所以收麦子真的是个“体力活”。在炎炎烈日下,更是个考验耐心的活。

以前农民收麦子之后,总是要做到“颗粒归仓”,主要原因是农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另外,大家都知道,麦子刚收割的时候,如果当即在地头就出售,价钱是比较低的,但等上一段时间再出售,每斤麦子的价格起码能涨上几分钱,虽然每斤很难超过一毛钱的涨幅,但如果数量大的话,总体的售价还是会比刚刚收割就卖掉会高一些。

但是今年,常常见到有些农民收了麦子还没“颗粒归仓”,在田间地头就直接卖掉的。农民收麦忙,“地头价”那么低,农民还抢着卖,再等等也许就会涨,为啥不再等等,要“贱卖”呢?

老农说了三点原因:

01自己常年外出打工,直接卖掉更方便

现在很多的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收入会比在家种地要高得多,因此反而务工成了农民的主业,而种地成了副业。

因而有些农民种地主要是“抽空”种地,收麦子期间,工地上请几天假,回家收麦子,收完麦子就急匆匆地要赶回工地上班。这样一来,农民根本没有很多的时间,在收完麦子之后进行处理、晾干、装仓等程序。对他们而言,就在地头直接卖掉是最方便的。

02麦子不多,现在卖和以后卖,差价并不是很大

小麦售价每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价差大概在0.01元到0.08元之间波动,总之每斤很难有超过一毛钱的价差。这样的价差,对于家里麦子很多的人来说,总售价的差距可能会比较大,但是对于家里麦子不多的农民来说,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就不那么大了。

而家里麦子少,在地头直接卖掉,收入并不会减少很多,因此直接卖和等等再卖,区别并不是很大。

03麦子储存也需要成本,农民觉得不划算

如果要做到“颗粒归仓”,那收完麦子之后,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程序,好不容易将麦子装了仓,还得防着麦子长虫、发潮等。如果这期间长虫了或者发潮了,就会影响麦子的品质,从而影响收购价格,说不定还不如直接在地头卖掉的价格高。

想要麦子品质不受影响,那就得精心存储,时不时的要晾晒,还要做好麦子的驱虫,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这样一算,老农觉得还不如直接在地头卖掉划算呢。

各位农民朋友,你家现在开始收麦子了吗?你愿意在地头直接卖掉还是等价钱高一点了再卖呢?欢迎交流、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