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中國二十世紀曆史中最可歌可泣的一頁。

軍人在這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拋開之後的內戰不談,在抵禦外國侵略者時,所有的中國軍人站在一起。

抗日戰爭期間,國軍雖然喫了不少敗仗,蔣介石的抗日態度也曾受到過國人的質疑,但不可否認做爲抗日主力軍,同八路軍新四軍一樣,國軍的抗日功績也是不可抹殺的。

抗日正面戰場上亦湧現出了不少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活的戰術運用,爲祖國立下赫赫戰功,永受後人膜拜。

國民黨十大抗日名將的最終結局

自忠:絕代勇將壯烈殉國

國民黨軍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

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於1940年5月16日不幸犧牲,國民黨追授二級上將銜。張自忠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同時也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張自忠將軍殉國後,日本軍隊爲其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同時蔣介石通過各種渠道將張自忠遷葬重慶,在碼頭迎接張自忠將軍時,十餘萬百姓啜泣流淚,蔣介石撫棺大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張自忠爲革命烈士。

李宗仁:避居美國落葉歸根

國民黨“桂系”首領,1937年10月,被任命爲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1938年2月至5月,指揮徐海會戰,其中3月至4月的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二萬餘人。臺兒莊戰役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在國際上也被稱爲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

臺兒莊戰役後,李宗仁又率部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就醫爲名,從南寧乘專機飛往香港。

1949年12月,李宗仁乘機飛往美國,此後在美國度過了十六年流亡生涯。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潔衝破重重險阻,從美國回到北京。

1969年1月30日,因肺炎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杜聿明:黃埔骨幹榮光餘生

1924年6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

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崑崙關對日作戰,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以桂南會戰中取得崑崙關大捷而一舉成名。

1942年,杜聿明作爲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

1949年1月10日凌晨,淮海戰場上,在安徽省蕭縣張莊寨鎮張老莊村被俘。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爲第一批特赦戰犯。

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爲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

1964年11月,杜被特邀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8年,杜聿明當選爲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81年5月7日,因患腎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孫立人:叢林之狐蒙冤臺灣

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參加過淞滬會戰、保衛武漢的戰鬥。

孫立人的功勳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1949年9月1日,孫立人正式就職臺灣防衛司令,隨後升任“陸軍總司令”。

1955年8月20日,蔣介石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諜、密謀犯上的罪名,革除孫立人“總統府參軍長”職務,並隨即將其軟禁。

孫立人於1990年11月19日病逝於臺中寓所,享壽89歲。

2001年1月8日,臺灣監察院通過決議,稱孫案乃“被陰謀設局的假案”。

薛嶽:四戰長沙半生閒隱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勳累累。

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共殲滅日軍十餘萬之衆,有效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

萬家嶺大捷,薛嶽所部共斃傷日軍8,000多人,此戰使日軍106師團幾遭滅頂之災。

戰時主政湖南期間,根據湖南的實際情況和抗戰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針。所謂“安”,就是力圖使湖南人民安居、安業、安心,“便”,即便民、便國、便戰;“足”,即足食、足兵、足智。並依此實施所謂“六政”建設。

1950年,海南島戰役失敗後撤退至臺灣。1952年薛嶽被任命爲“總統府”戰略顧問。之後兩蔣父子固然執禮甚恭,但並不授予實權。

薛嶽無兵可帶無仗可打,百無聊賴閒居在臺灣南部嘉義鄉間,過着半隱退日子。

1998年5月3日逝世於臺灣,享年103歲。

衛立煌:五虎上將革命良友

抗戰初期,八路軍一度屬於衛立煌的第十四集團軍。

衛立煌就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後,八路軍又屬於第二戰區戰鬥序列。衛調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後,也是如此。期間,經常和八路軍將領聯絡磋商,協調行動。

衛立煌多次明確表示,凡是抗日的部隊,他都一視同仁。他排除干擾,頂住壓力,給八路軍調撥、支援了大批武器彈藥、食品、服裝等軍需物資。曾應毛主席邀請訪問延安。

1937年10月,指揮著名的大規模會戰忻口戰役,該戰役殲敵數萬對日軍以沉重打擊。

1940年,衛立煌兼任冀察戰區司令長官。他周密佈防,在中條山設背水陣,保衛黃河,保衛華北。1941年10月,率部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

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

1949年1月,衛立煌乘車到上海,後又乘船到達香港。

1955年3月15日,衛立煌夫婦由香港經澳門安全到達廣州。4月6日抵達北京,周恩來、朱德等親自到車站迎接。4月25日,毛主席會見並宴請了衛立煌。

回國後被推選爲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傅作義:北京功臣獻身水利

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9月28日傅作義與宋哲元等50餘名北方將領聯名通電,“呼籲全國各方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羣策羣力,共同奮鬥”。

1933年,參加了長城抗戰。19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奸德王的僞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1940年,傅作義率部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僞軍數千人,收復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軍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任水利部部長長達22年,爲新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戴安瀾:青年將星隕落異邦

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

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

1938年3月,在臺兒莊戰役中,率部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裏集。

1938年5月,在徐州會戰中,曾率部在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晝夜。

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漢會戰。

1939年1月5日,接替杜聿明,升任第200師少將師長。

1939年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

1939年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

1939年11月,參加桂南崑崙關戰役。在崑崙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

1942年,作爲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復棠吉。

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5月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年僅37歲。

王耀武:齊魯名將八年抗戰

國民黨抗日勁旅第七十四軍創立者。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從漢中前往上海,參加淞滬抗戰。戰後五十一師與五十八師合編成立七十四軍。

1937年12月,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參加南京保衛戰。

1938年5月,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參加蘭封會戰,與日軍土肥原之第二師團激戰於河南三義寨附近,重創日軍。

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參加萬家嶺戰役。五十一師協同國軍其它部隊與日軍激戰數週,傷斃日軍4000餘人,取得萬家嶺戰役的勝利。

1939年6月,升任七十四軍軍長。9月,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

1941年,指揮74軍參加江西上高會戰,重創日寇。

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

19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峯山會戰。從抗戰開始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

1948年9月,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統一指揮下發動了濟南戰役,王耀武化妝後突圍出城,行至壽光境內被俘,自此開始了戰俘生涯。

1959年2月,王耀武成爲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之一。

特赦後,王耀武被安排爲全國政協文史專員。1964年冬,被特邀爲全國政協委員。

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於北京人民醫院,享年64歲。

趙登禹:打虎將軍出師未捷

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隨馮參加了北伐戰爭、“中原大戰”。

1933年初,日軍將戰火引到了長城一線,趙登禹奉命率領109旅從薊縣出發,把守喜峯口陣地;擊退了日軍的攻擊,堅守住了長城陣地。

喜峯口之戰擊殺日軍5,000餘名,炸燬大炮18門,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勝,史稱“喜峯口大捷”。長城抗戰後,趙登禹因戰功卓著被擢升爲132師師長,

1933年秋,29軍入察,趙登禹率領132師駐防張北縣。

1935年8月,趙登禹及所部隨第二十九軍移駐北平附近。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29軍軍長宋哲元任命趙登禹爲南苑指揮官,坐鎮南苑,與副軍長佟麟閣一起負責指揮南苑的所有軍事力量。

1937年7月26日,趙登禹奉趕赴南苑負責北平防務;與日軍血戰六小時,在集結途中,不幸被日軍的伏兵擊中胸部,7月28日壯烈殉國,年僅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確認趙登禹爲抗日烈士。

國民黨十大抗日名將的最終結局

三名將軍在抗日戰爭中壯烈殉國:張自忠、戴安瀾、趙登禹;

兩名將軍內戰被俘,後特赦:杜聿明、王耀武;

兩名將軍四九年離開大陸也未去臺灣,後輾轉回國:衛立煌、李宗仁;

兩名將軍終老臺灣:薛嶽、孫立人;

一名將軍內戰和平起義:傅作義。

除三名爲抗日壯烈殉國的將軍外,小編認爲結局最好的是和平解放北京的大功臣傅作義將軍,建國後至全國政協副主席(副國級國家領導人)。

其餘六名則依次爲:衛立煌、杜聿明、王耀武、李宗仁、薛嶽、孫立人。

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了75年了。

但是在這75年的時間裏,沒有人忘記歷史,更沒有人忘記英雄。他們用自己的脊樑,挺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的今天乃至未來。

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品史。東三環的秦玉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