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縣城至海拔5200米的加吾拉山口

沿途白茫茫一片

部分路段飄起了雪花

路面結了冰渣

2020年珠峯大本營現場指揮部的新聞發佈廳。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4月的最後一天,上午10時許後

彤雲密佈的喜馬拉雅山脈間的珠峯絨布冰川河谷裏

唯獨大本營上空透出了一片藍天

珠峯峯頂也若隱若現

這天,自然資源部對外宣佈

2020珠峯高程測量正式啓動

這意味着

無論人們記憶中

1975年公佈的珠峯海拔8848.13米

還是

2005年獲得的珠峯峯頂岩石面海拔8844.43米

即將迎來的一組新的數據會刷新這些記錄

4月30日拍攝的海拔5200米的珠峯大本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圖爲測量登山隊員在練習儀器操作。

圖爲測量登山隊員邢雄旺。

珠峯到底高了,還是矮了?

對於“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

將重新定義

作爲一個愛西藏、愛珠峯的人

這些珠峯測量硬核知識,是時候補從一下了

1

爲珠峯“量身高”爲什麼不能用無人機代替?

有人會有疑問,爲什麼一定要登頂才能測量?無人機行不行?衛星遙感行不行?

其實給珠峯量身高可不是我們自己量身高,也沒有那麼高的尺啊。測量隊員需要在登頂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點位,與珠峯頂部樹立的覘標相對照,獲得各類數據,最後經過計算得出珠峯的高度。

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峯登山大本營測試地面測量中使用的重力儀

由於需要扣除峯頂雪層冰冠浮石的誤差,而這些是無人機、衛星遙感無法實現的,這也使得我們的測量隊員不得不揹負測量儀器,一步一步的登頂珠峯,才能給出相對精確的結果。

2

珠峯高程測量測什麼?

2020珠峯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峯高度

·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領域研究

·精確的封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爲冰川檢測、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3

如何獲得精確的高度?

·在合適的天氣窗口到來後,測量登山隊將攜帶覘標、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重力儀和氣象測量設備等前往珠峯頂峯作業,爲精確測量珠峯高程採集數據

·之後,相關部門將對數據進行綜合處理,精確計算出珠峯高程

4

珠峯怎麼變矮了?

其實並不是!

根據板塊理論,喜馬拉雅山是印度板塊運動抬升亞洲板塊所致,而且兩者仍然在繼續運動(1.27釐米/年的速度相對運動),因此喜馬拉雅山仍然在繼續上升,每年上升的幅度大約爲0.3cm,這麼小的變化幅度,如果沒有精密的測量,是很難發現的。

從1975年到2005年,這組數據的變化是因爲測量方法的調整,在2005年測量的時候,測量隊修正了珠峯頂部冰冠的厚度,甚至於還去掉了冰層下浮動的碎石層,就相當於脫掉了帽子、剃光了頭髮,那麼就是淨身高了。

如果再去修正1975年的數據,實際上這30年裏珠峯長高了0.7-0.8m,但是由於季節或溫室效應的影響,珠峯冰冠的厚度小了0.3-0.4m。

今年的測高和05年相距了15年,不如猜一下,最終公佈的數據會是多少呢?

5

珠峯爲什麼要反覆測量?

隨着時間推移,珠峯高程也在跟隨地理板塊變化不斷變動。

5年前,尼泊爾經歷了一次強震,這次震中距離珠峯有220公里左右,這次地震給珠峯帶來什麼樣的影像?即將要進行的2020珠峯高程測量或許會給我們答案。

6

珠峯有多高,和我有啥關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不見不散]這部電影?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

你可以把這個當作一個異想天開的笑話,但背後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珠峯高度的變化、珠峯冰冠厚度的變化,這些都意味着地球板塊運動和地球大氣環境的變化,而這些其實就和我們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也在提醒着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劃重點

小tips:

首次,我國已實現5G覆蓋珠峯封頂

4月30日,珠穆朗瑪峯6500米前進營地成功完成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的建設及開通工作,成功實現珠峯封頂5G覆蓋。同時,F5G千兆光纖網絡也實現了6500米的同步開通。至此,雙千兆網絡覆蓋珠峯。

5G覆蓋珠峯封頂有什麼用?

本次5G覆蓋珠峯封頂及雙千兆珠峯全面覆蓋,不僅通過5G高清視頻、5G+VR欣賞珠峯美景,還將爲登山、科考、測繪、環保提供極致的網絡體驗與保障。

中國珠峯高程測定史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峯60週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佈珠峯高程45週年。此前中國測繪工作者分別於1966年、1968年、1975年、1992年、1998年、2005年對珠峯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

▲ 圖爲電影《攀登者》劇照

1966-1968:我國首次對珠峯高程測定

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要“精確測量珠峯高度,繪製珠峯地區地形圖”,並將其列入新中國最有科學價值和國際意義的“填空”項目之一。

1949年,我國草測的珠峯地區地形圖標記了珠峯的位置和地形。1958~1960年,在珠峯登山科考活動中,測繪工作者們在絨布寺河谷開闊地段丈量基線,用水銀氣壓計測定基線端丘高程並進行了天文觀測,從而獲得珠峯的高度爲8882米。但這個高度是不太準確的,水銀氣壓計測量時會存在較大的誤差。

1966~1968 年,由中國科學院組織全國23個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產業部門,將近30個學科的100多名科學工作者,組成了大規模的綜合科學考察隊。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科學院跟當時的國家測繪總局合作,在1966年和1968年兩次組隊,在珠穆朗瑪峯地區建立了高水平、高質量的測量控制網,開展了天文、重力、三角、水準、物理測距、折光試驗等測量工作,並第一次對珠峯高程進行了測定。

1966年、1968年對珠峯峯頂的測量,獲得完整的測量數據,經過室內計算和各種改正,求得中國第一次從北坡測得的珠峯海拔高程。但這兩次測量未在峯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峯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佈。

1975年:世人記憶中的8848

1975年3月,我國第三次對珠峯進行測量。

▲1975年,測量隊員在珠峯峯頂架起覘標。

自然資源部的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在1966年、1968年兩次測量的基礎上,綜合利用三角、導線、水準、天文、重力、三角高程、天文水準測量及溫度垂直梯度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

當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9名男女登山運動員從北坡登上珠峯峯頂,展開了中國國旗,豎起紅色金屬測量覘標,測量了峯頂積雪厚度。

當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佈: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程爲8848.13米 (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

▲1975年7月23日人民日報報道

自此,珠峯的這一數據,成爲這一代中國人深遠的記憶。

1975年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一聲號令,登頂測量珠峯的戰鬥正式打響了。漢族、藏族、回族等7個兄弟民族,組成了中國珠峯登山隊,同步開始了舉世矚目的攀登珠峯行動。

1975年3月21日,38名測繪官兵和11名地方測繪工作者,在登山運動員攀登珠峯前,從海拔5400米的絨布寺大本營出發,把大地控制網推向珠峯北麓的3條大冰川。

▲1975年測量歷史圖

1975年5月27日下午14點30分,“目標出現,注意——交會!” 距珠峯頂7~20公里、海拔5600~6300米,10個三角點上10部經緯儀同時瞄向珠峯,,3米高紅色測量覘標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有着驚心動魄的震撼。

隊員們共進行了4個不同時段、16個測回,水準、導線、天文、氣象、重力、三角各方面測量,測得珠峯“雪面高度”(包括峯頂冰雪層)8849.05米,登山隊藏族女隊員潘多測得雪層深度爲92釐米。

▲用Wild T3經緯儀觀測垂直角

經過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扣除峯頂積雪深度得出來的結果,最大正負誤差小於0.36米,這一精確數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爲人類文明史增添了一組熠熠閃光的數字。

▲珠峯測量歷史圖

普布和徐東昇兩名藏族戰士,冒着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測得了重力數據,創造了世界重力測量史上的奇蹟,然而,普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4根手指頭凍傷壞死。

2005:迄今爲止最精確最可靠的珠峯高程數據

自然資源部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意大利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峯高程進行復測。

▲1998年觀測

1998年,中國測繪工作者同美國登山隊合作對珠穆朗瑪峯高程進行過一次複測,開展了平面控制測量、水準測量、天文重力測量、GPS聯測。

這兩次測定均未對外公佈珠峯的身高。2005年3月10日,國家測繪局組織的2005年珠峯高程測量隊(國測一大隊)從西安出發,標誌着我國再度啓動珠峯高程複測。

▲2005年珠峯複測,測量隊員在西戎布作業點。

▲2005年珠峯複測,登山隊員成功將紅色覘標豎立在峯頂。

2005年複測珠峯的現場總指揮嶽建利回憶,國際登山組織或個人每年都會登頂珠峯,他們攜帶測量裝備,測量高程向世界發佈,嚴重影響了1975年珠峯高程成果的權威性。

▲2005年珠峯複測,爲了環保,菸頭等垃圾一律要自己清理。

據中國西藏新聞網對2005年珠峯高程測量的記載,

4月12日,測量隊員到達珠峯大本營,建立珠峯高程測量營地;

5月11日,第一批登頂測量隊員出發,抵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5月19日,第一批登頂隊員從6500米營地啓程,開始衝頂之旅,當日到達7028米營地;

5月21日,第一批登頂隊員到達8300米突擊營地,準備衝頂;

5月22日,珠峯峯頂測量成功進行。

6月12日,全部野外測量數據送抵西安國家測繪局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開始了水準測量、GPS定位、三角測量、重力與大地水準面、雷達測深等數據處理和計算工作。

7月18日,國家測繪局和總參測繪局在北京聯合召開了“2005珠穆朗瑪峯高程測量”項目驗收評審會議。來自多個單位的20名院士專家一致認爲該項目綜合利用現代技術,精確確定珠峯頂的高程和平面位置,實現了迄今爲止對珠峯高程最爲精確的測量。

10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並授權,國家測繪局正式公佈2005珠峯高程測量獲得的新數據:珠穆朗瑪峯峯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爲8844.43米。我國於1975年公佈的珠峯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

▲2005年,珠峯大本營的測繪隊的旗幟

我們怎麼和珠峯拉近距離?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接近珠峯並不難。從拉薩出發,乘坐兩天的越野車,翻過最高5248m的多個埡口,就能來到海拔5100m的下絨布寺。你可以在這裏住一晚,感受珠峯的日出和日落。

車生樂

你也許會有高原反應,所以,前期的海拔適應很重要,隨身攜帶氧氣也很有必要,一旦出現嚴重高反症狀,及時中斷行程,前往當地醫院處理。

當然,如果你不想冒這個風險,其實現在坐在家裏都能欣賞珠峯的日出和日落了 。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你就能看到珠峯的5G直播了

最後,致敬所有攀登者,

期盼他們都能平安凱旋!

所以你覺得,這次測量,珠峯會變高,還是變矮呢?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人民日報等。文中部分未標註作者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