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種植草莓過程中,要如何避免出現空心?灌根技術掌握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衆所周知,素有"水果皇后"之稱的草莓很受大衆的喜愛,它酸甜多汁,同時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蘋果酸等營養物質,在水果市場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從事水果種植業的農戶選擇了種植草莓,不過,草莓易種植,但並不好管理。最近有農戶反映,自家的草莓產量嚴重下滑,"罪魁禍首"是空心,但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其實引起草莓空心的主要原因是植株缺乏鈣元素。在缺乏鈣元素的情況下,植株的葉片、花朵、果實都會受到生長發育都會受到影響。就果實來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空心。那麼導致植株缺乏鈣元素的原因又是哪些呢?灌根技術種植戶都掌握了嗎?

對此小編認爲:一般來說有三個,一些草莓品種對鈣元素的需求量較大,補充不及時就會出現空心;土壤中的磷酸鈣與碳酸鈣本可以爲植株補充鈣元素,不過,一旦遇乾旱天氣或者土壤溶液的濃度過高,將會阻礙根部對鈣元素的吸收;在施肥時,如果氮肥和鉀肥的用量過多,這兩者會對土壤中的鈣元素形成拮抗作用,不利於根部對鈣的吸收。綜合以上三點原因,可以採取如下幾點措施爲植株補充鈣元素:

1、要選用那些對鈣元素需求量適中,且對鈣元素不敏感的草莓品種進行種植;按照少量勤澆的原則補水,避免出現水量忽多忽少的情況;在施肥時,要控制好氮肥、鉀肥的用量,避免草莓植株的旺長及對鈣元素的拮抗作用。

2、補充硼肥。硼元素對植株根部的生長發育有利,同時還有利於葉片製造的營養物質向果實的輸送。噴施的時間可以選在草莓的盛花期,將少量濃度爲0.2%左右的硼砂溶液,以葉面噴施的方式爲植株補充硼元素。

3、直接補充鈣元素。爲植株施用鈣肥,是最直接的補充鈣元素的方式。爲了快速見效,可以將濃度爲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葉面噴施的方式爲植株補充鈣元素。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鈣肥,還是硼肥,在施用時,都要留意一些細節問題:要選在晴天的上午進行噴施,避免在正午噴施;避免漏噴、重噴,控制好藥劑的濃度,以免藥效不佳或發生藥害。

處於坐果期的草莓對溫度的要求比較高:白天要在28度左右,夜間爲14度左右,溫度過低將不利於果實的生長和發育,可能出現空心,應注意及時調控溫度。下面來看一下灌根技術吧。1、藥劑濃度變化:灌劑濃度小不工作,濃度大且容易損傷根。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所改變,才能達到理想的預防效果。苗期根系小而嫩,抗病能力差,應在苗期降低藥劑濃度,防止根系被藥物破壞。在冬季,藥物濃度應稍高,以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2、液體量要足夠:草莓主要是根,毛細根比較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在沒有藥物保護的情況下,疾病自然容易發生,成年灌根,液體量一定要足夠,所以預防效果好。一般1株草莓幼苗的根灌水量約爲100-150ml。

其次,掌握一定的灌溉技術是必要的。合理的用量比:用藥前應按每株藥量計算各植物的總藥量,然後加水稀釋至適當濃度。接下來,將配製好的液體用於根灌。注意用水的用量和比例一定要計算準確,避免估算,以免出現灌水後效果不好或有危害的情況。應考慮土壤生物學:選用的殺菌劑施用於土壤後,不應破壞土壤內部的生物羣落和生態平衡。如果已經施過菌肥棚,注意不要立即使用殺菌劑防治根灌病害,以防止菌肥中有益微生物的殺滅,從而達到菌肥的效果。

同時選擇一個良好的殺菌劑防治病害的時間,如果病害已經發生,一定要用殺菌劑灌根,不要考慮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是否會被破壞,以免引起病害的爆發。掌握正確的時間:種植草莓要少疾病,早期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也是根灌溉,不得再次的疾病,通常延遲將進行苗期後,幼苗必須噴或灌溉後,夏雨1次。

注意灌溉的注意事項:(1)根灌前不宜澆水。如果發生了根病,細菌會隨着流動的水傳播,造成更多的樹木死亡;澆水容易導致土壤滲透性降低,根缺氧,產生根結滯、抗性,使病原菌更容易感染。(2)灌溉後不宜立即澆水。灌溉後立即澆水會稀釋土壤中的藥液,降低殺菌和防病的效果。

(3)保證液體能夠到達病發部位。莖基病,如炭疽,可在灌根後直接噴灑莖基;根腐病和黃萎病,爲保證根液量,根灌裝置直接施於根上,達到較好的效果。(4)使用殺菌劑根灌後,若不慎出現農藥損害症狀,可一次性用水進行補救,稀釋土壤中藥液濃度。之後及時淋施或噴施杜梅葉面肥,並根據損傷情況適當添加油菜素內酯,以幫助植株恢復生長。藥品損害發生後,應立即採取措施消除藥品損害,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因此,種植戶們想要種植好草莓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那麼一定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要做好草莓空心的管理,同時還要掌握好灌根技術,相信做好以上這幾點,種植戶種植出來的草莓一定會帶來很滿意的收入的,好了,今天的種植技術到這裏就結束了,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種植技巧,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和小編分享。【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