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刷視頻新聞,看到一則關於情感現狀的調查:目前,北京大齡剩女的人數已經已經突破了80萬,位於其他各大城市首位。於是,很多人就開始分析這個情況與北京這個特殊城市有着巨大關聯。畢竟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國家政治文化經濟金融中心,最先湧現出新政策、新思想。北京聚集了數量龐大的著名企業、公司等,也有着大量牛牌學府。當然,最優秀的人才也誕生於此。這座特殊城市產生80萬大齡剩女這個特殊人羣,許多人最終歸結原因:北京女人更愛獨立,並且更可能追求獨立。

強大的北京,吸引着全國前來工作、生活的人才,其中當然也包括女性。北京女人被稱爲中國最優秀的女性羣體也好不誇張,她們往往具有超高學歷,智商與情商初中,閱歷也非常豐富,被人們視爲精英女性。如此優秀,自然擁有更加獨立的思想與人格。不用依賴男人,她們就能夠追求成功的事業,視野開闊,眼界自然就高,進到社會就是閱人無數,所以看人看事都非常清晰。心智出色,喜愛獨立,感情卻容易失落。

很多人覺得在男多女少的性別現狀中仍舊有如此多的大齡剩女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其實個人覺得,北京只是大齡剩女人數劇增的一個縮影,其他各大城市大齡剩女的樹齡肯定也在不斷增多。因爲女人年輕時喜愛獨立,追求個性已經成爲了社會現狀,早已與從前大不相同了。

社會機會逐漸均等,女人在年輕時更喜愛追求獨立,而不是以前的結婚生子。事實上,單身已經成爲了世界趨勢與潮流了,不僅僅是國際大都市北京,例如日本、韓國等,越是發達的城市,剩男剩女的人數就越多。另外北方人向來豪爽,敢愛敢恨,一旦不愛了,就不可能共同生活,女人同樣如此。再加上北京女人家裏大多從政,性格比較強勢,因此不會順從男人,反而要求男人順從她們。因此北京的大齡剩男剩女現象比較突出一點而已。

女人年輕的時候,不論因爲獨立而不願受委屈,還是因爲不願受委屈而追求獨立。最終會選擇一個結果:找不到合適的人,寧願單着也不將就。用不着男人,女人獨自生活也非常舒服,自己滿足,經濟獨立可以供養家庭,而且拋卻了感情負擔。因爲獨立的經濟與精神,可以信誓旦旦地說:沒有合腳的鞋,寧願光着。

可是時間會一天天過去,女人也會一天天地老起來,到了中年後,女人才會發現:一天也離不開男人!感情爲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主要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負擔越來越重了。到了中年後,每個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生病住院了,你需要去陪牀;孩子調皮搗蛋在學校犯錯,老師要找家長談話;自身的體力精力衰退,漸漸經不起大的風波。各種各樣的中年壓力,一個女人真得很難承受下去。需要和一個男人共同承擔責任,風雨同舟。

然後就是可替代選擇原來越少。女人年輕時,性格開朗,花枝招展,能吸引許多男性的關注與喜愛。到了中年,顏色衰減,魅力隕落,選擇對象的籌碼也越來越少。比如丟了提包,如果有人給你買一個更好的,女人並不會覺得難過,因爲有更好的選擇。可是沒有買,就會特別珍惜擁有的提包。這就是現在常說的:我們害怕的從來不是失去,而是沒有更好的替代品。這個時候,女人不會輕輕鬆鬆地就能找到替代品了。

最後就是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差。中年,女人會更敏感地感到生老病死近在眼前。這個時候,渴望有人與自己作伴,彼此扶持,共同走過人生。身體逐漸老化,不會再像年輕時那樣具有強大的承受力。哪怕是身邊男人幫助做一些事情,稍稍分擔家務照顧孩子,就會讓女人感到好久的放鬆。這時候,男人如日中天,體力正當時,會帶給女人更多的安全感與體貼。

到了中年,哪怕經濟條件再好,女人會覺得自己一天也離不開男人。曾經那個堅強任性、熱愛固執的小姑娘已經不在,一天又一天的現實生活,需要依靠男人去共同承擔了。哪怕他身上有一些缺點,也能夠忍受,而不是相愛就愛,想分就分。

曾經聊天時,有親戚說自己非常恐懼結婚,可逢年過節又天天被逼着相親,煩惱得要命。我勸導她,人一定要結婚,對於普通人來講,不結婚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因爲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其年年煩惱如斯,爲何不把這些時間用在發現中意的對象呢?用心找到相愛的相伴的,可是賺了以後數十年呢!

大齡剩男剩女或許真的是社會精英、各類人才。但是隨着年齡不斷增長,他們一定會後悔,尤其是女人。年輕時用心找一個伴侶真得非常重要,這筆投資肯定比掙上幾百萬更有價值。在現實中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只羨鴛鴦不羨仙。花一點時間尋找,花一點時間考驗,找到那個共同走過坎坷中年的男人,女人才會自豪地喊道:青春無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