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江苏苏州一个4岁的男孩果果,因为妈妈做的饭菜太难吃了而不肯吃饭。

妈妈看到他的样子,问他“妈妈烧得不好吃啊”,果果干脆利落地回答嗯。

“你就忍一忍,好不好”。

没想到果果直接拒绝,还委屈到语无伦次,一张胖乎乎的小脸皱成一团,嗲声嗲气地不断重复着“难吃嘛!”

妈妈做饭做了很久,本来希望果果可以忍着吃下去,结果孩子因为难吃实在不想忍,就拒绝了。

不禁为果果点赞,勇敢地拒绝了妈妈的提议。

但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敢去拒绝别人。

曾看过一个男孩和小朋友玩耍时吵了几句,被对方家长要求罚跪。他心里害怕,不敢说不,就听对方家长的话跪在了地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当别人提出的要求自己不愿意满足的时候,就可以勇敢的说“不”。

孩子能勇敢地拒绝,就可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必压抑,轻松快乐地成长。

父母能让孩子敢于拒绝,这样孩子活得才爽。

02

孩子敢于拒绝,心里才会甜

热播剧《不完美的她》中的穆莲生就是一个不敢拒绝的孩子。

和妈妈相依为命的穆莲生,在妈妈有了新男友后,被殴打、被当做游戏枪靶子玩耍,成了家常便饭,可她从来不敢拒绝。身上紫一块青一块,眼睛受伤,还是笑着和妈妈说“妈妈开心我就开心”。

即使被林绪之收养后回家,穆莲生都从不敢说出拒绝的话。

有一次,小姨送她一条白色公主裙,勾起了她痛苦的回忆,明明害怕得要命,嘴上依然说着“喜欢”。

看着穆莲生,禁不住落泪:这个不敢拒绝的孩子,活得太可怜。

《人间失格》中写:

“我的不幸,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很多孩子,被父母从小教育要懂事,要给人好的印象,结果孩子真的学会了懂事,也因此学会不敢拒绝别人,不乐意时只能委屈自己,内心过得苦不堪言。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宁可自己受伤害,也不敢拒绝呢?

其实这和胆量没什么关系,而是他们不习惯说不,没有习惯拒绝。

这和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有关,在传统文化里,要礼貌谦让,要考虑别人。

日剧《凪(zhì)的新生活》的女主角大岛凪小时候不想吃玉米,结果妈妈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里,还说这是妈妈和阿姨、大家一起拼劲全力,花费心血种出来的。

从此,大岛凪再也不敢拒绝,必须在妈妈面前表现出一副吃得很香的样子。

长大后的大岛凪,为了迎合别人,融入集体,从来不敢说拒绝的话。

直到一次晕倒后,她决定改变,重新做人。

和自己喜欢的男孩交往,拒绝接妈妈的电话,拒绝渣男的复合邀请,她才发现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爽,再也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些能够勇敢说出拒绝的人,通常自我价值感比较高,他们会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学会拒绝,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学会助人为乐、懂事、感恩、尊重等品德,还要在面对不合理不恰当的时候,能勇敢地说“不”。

03

孩子懂得拒绝,未来更容易获得成功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曾在高中时为某个音乐播放器设计了一款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听歌的小插件,受到了用户的特别喜欢。

因此他接到了微软公司的邀请想和他一起工作,并为他开出百万年薪。但他不为所动,直接拒绝了诱惑。

他和父母说:赚钱不是我的目的,目前以学业为重。

扎克伯格在强大的诱惑面前,坚决地拒绝了。他明白果断拒绝后,就不会再受这件事的影响,可以专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上。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1000多人进行了3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财富上的浪费。

懂得拒绝的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未来更容易成功。

最近,13岁的钟美美因为模仿老师而在网络走红后,就有公司找到他想要和他签约,甚至给出了一年百万的条件。

对此,钟美美说自己非常心动,但还是选择拒绝,自己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不能被金钱蒙住了双眼。

只有把学习搞好,拥有了知识,未来才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钟美美能够理智地看待自己在网络变火的情况,明白自己当下的任务是学习。他懂得拒绝诱惑,想必将来也会有不错的发展。

懂得拒绝的孩子,能够明辨是非,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更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守护自己珍视的事物。

父母能让孩子学会合理的拒绝,他才能在以后的时间,都用在珍贵的事情上。

04

孩子会拒绝,才能活出自我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会拒绝,就容易丧失自我。

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谈恋爱时,男朋友给她打电话,不停地责骂她,然后她就一直道歉,持续了两个小时,但对方还认为道歉敷衍,在挂了电话后一直打。

而她看着密密麻麻的来电显示,吓得浑身发抖,但就不敢和他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后来,她回想这段经历,意识到自己好像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和对方争吵,怕别人觉得不高兴。

真正爱我们的人,不会因为我们的拒绝,就不再爱了,也不会让我们为难。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要害怕拒绝别人,你不会因为拒绝而不被爱,你可以真实地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不会为了讨好而讨好。

会拒绝的人,总是能够过得自如,礼貌而不失自我。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习惯于争取别人的认可,努力去让每个人都高兴,就算是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也会去做。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取悦别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反而失去自我。

一个会说“不”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有为自己划定界限的能力,长大后,他们也不会为了满足别人,而退让自己的底线原则。

三毛曾说过: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处于正当。

拒绝别人并不是不礼貌,也不会失去什么,只是遵从了我们内心的选择。

只有敢于拒绝,孩子才会懂得维护自己;只有懂得拒绝,孩子才能坚守底线;只有会拒绝,孩子才能真实做自己。

敢于拒绝的孩子,会礼貌而不失自我,人生不会憋屈,释放更好的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