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一条人神共愤的视频:

一女子随手扔垃圾,被路过的女孩捡起,该女子用自行车连续撞击并掌掴小女孩。

警方涉入调查后发现,竟是母亲打骂体罚女儿!

该母亲下狠手的原因,是女儿当天扰乱课堂纪律,并与其他同学发生纠纷,被学校两次约谈,因气愤而对女儿进行打骂体罚!

就算孩子有错在先,家长也不该用如此狠毒的方式虐待她!

通过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一生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的!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深以为然。

我们总爱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对那些爱我们的人,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1、

3岁以内的孩子不能打

保护他的脆弱敏感

在综艺《妈妈是超人3》中,贾静雯的女儿咘咘就是一位“叛逆女孩”。

睡觉时间非要吃苹果,贾静雯明确表示不可以时,咘咘情绪崩溃;

贾静雯为咘咘编歌词,咘咘却趁贾静雯不注意将她写的所有歌词擦掉;

甚至,在练习唱歌时,咘咘把妹妹BO妞推倒在地。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大发雷霆?还是干脆打一顿再说?

贾静雯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冷静地把咘咘抱在怀里严肃地问:

你为什么把妹妹推倒?玩累了吗?

咘咘却说:

因为我想抱妹妹,所以我把她推开了……

咘咘说完之后,扑到了贾静雯的怀里,搂住了妈妈的脖子。

贾静雯一手抱起两个女儿,亲切地说:

我知道了,你们都想要妈妈抱对不对?好,两个都抱抱。

事后,贾静雯在采访中说道:

我从来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因为你一吼孩子就害怕了,反而会用一种失控的方式对待你,这时你就会崩溃……所以大人一定要沉住气,过滤掉孩子的闹情绪。

实际上,孩子3岁以前的心智都是不成熟的。

他的所有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像类似“推妹妹”的动作其实都是无意识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执拗敏感期,大多羞怯且执拗,如果对他打骂,孩子就会焦虑发火哭闹,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地敏感和脆弱。

打骂孩子,不仅不会起到警示作用,还会养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

更要命的是3岁的孩子怎么禁得住成年人的巴掌?

如果不小心打到孩子的头部,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甚至还会引起脑震荡。

● 家长要怎么做——有原则地顺着来,家长耐心再耐心

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是在有原则的基础上。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3岁的孩子一到晚上睡觉时间就闹着要下楼玩,妈妈跟他讲道理他也不听,只会哭闹。

尹建莉老师建议她试着满足孩子一次。

结果,妈妈带着孩子到楼下走了几步,孩子就说要回去睡觉了。

从此以后,孩子也再也没有提出这样任性的要求。

有原则、耐心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育儿就会减少很多的困恼。

但是如果孩子提出超出原则范围的要求,家长是一定要坚定地说“不”。

还是贾静雯和咘咘的故事。

咘咘非要在睡觉时吃苹果,还大哭大闹。贾静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愤怒,而是说道:

没关系,你就哭好了。

言下之意就是别拿哭来威胁我,没用的。

你平和而又坚定的一句“不”,会让孩子懂得自己是在无理取闹,自然就会停止了。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你这样是不对的,没用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看脸行事。

2、

6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尊重他的自尊心

去年10月,在广东省一位年轻的女子在电梯内对自己5岁的孩子拳打脚踢,时长将近一分钟。

打孩子的原因竟是因为孩子在外面玩不愿意回家!

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虐待孩子。

5岁的男孩仿佛就是这位妈妈的仇人一般。

你知道孩子5、6岁以后,你还打骂他会有怎样的后果吗?

一方面是孩子自卑懦弱,另一方面则是养成暴戾的脾气。

5、6岁以后,孩子的自尊心会逐渐加强,开始期待得到别人对他的认可和赞赏。

这时候你的行为暴力,甚至是语言暴力,都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发孩子自卑的性格。

同时,他们已经能够清楚地记得你对他的态度和行为。

心理阴影是一回事,更可怕的是他们会学着你凶狠的样子,慢慢地养成暴戾的脾气,一言不合就对别人恶言相向。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少管所的青少年罪犯,其中有一位男孩,向记者吐露了他的童年: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妈妈由于工作压力大,我只要做错一点事,她就会打骂我,拿我当出气筒。

久而久之我的脾气也越来越不好。

有时候妈妈对我发的脾气,我只能转移到那些比我弱小的人,把妈妈撒在我身上的气撒在别人身上,只有欺负别人我才会感到身心舒畅。

又有谁是天生坏脾气的呢,父母把坏脾气撒在这位少年的身上,才有了那个爱欺负别人的犯罪少年。

● 家长要怎么做——和孩子讲道理,批评不代表不爱

6岁的孩子已经听得懂道理了。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首先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搞清楚他为什么会做出不正确的行为。

之后,我们要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情绪一定要稳定,语言也要简练,不能说教似的不停唠叨。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是:

我们指责的是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斥责孩子的人格或是人品有问题。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责怪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但我们还是爱你的。

在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有这样的对话:

如果我跟乔乔用枕头打架,弄得里面的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如果我忘了关冰箱门,妹妹把冰箱里的东西都拽出来了,你还爱我吗?我永远爱你,不过,那样我们就没有点心吃了。如果我把你最喜欢的碗打碎了呢?你还爱我吗?你知道,我会永远爱你的。

请告诉你的孩子:

你犯错了,我批评你了,我依然爱你。批评你的错误从来都和爱不爱无关。

3、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理解他的叛逆

曾经有一档社交类综艺栏目叫《四大名助》。其中有一期来了一位女孩,控诉了她的妈妈。

女孩的成绩是班里的第一,性格也开朗,分明就是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就算这样,妈妈也经常暴打她,一次持续两三个小时,一周要挨打三四次。

妈妈被惹怒的理由也很怪:我让她换衣服,她不想换!

面对女儿的控诉,妈妈却笑着回应:

说教多麻烦,直接打最省事!

女孩哭着说道:

我想上大学,我想逃离家庭,跑得越远越好。

这位女孩太乖了!

试想,如果换做是一位有点叛逆的孩子,面对一周四次的暴打,他还会默默忍受吗?

《今日说法》里有一个典型案例《生死莫测四小时》。

讲述的就是15岁的男孩长期遭受父母的暴力教育,在某个下午登上15米的室外雨棚,试图跳楼自杀的故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想要独立,不喜欢家长对他过分的呵护,也不喜欢家长对他喋喋不休的说教。

如果对青春期的孩子又打又骂,他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践踏,从而更进一步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有自己的独立宣言,如果家长一味地想要控制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心理学研究发现: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被荷尔蒙所占据和支配,因此情绪起伏比较大。而掌管理智、决策的大脑的区域,一般要到20至25岁成熟。

因此,孩子们才会冲动而不理性,此时打骂孩子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 家长要怎么做——平等和尊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作者关承华老师认为:

青春期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围、亲子关系,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铺垫,或埋下了不良的隐患。例如:一贯强势、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妈妈,往往换来的是青春期孩子的过激反抗;过分溺爱,从小百依百顺,当孩子的青春期行为超出底线时,家长已经无能为力;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为借口,漠视甚至放纵孩子,导致孩子青春期心理的大门对你关闭,危险就将来临。理智的家庭教育,平等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走过青春期的重要保证。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长了刺头,和他站在统一战线,平等和尊重,才能迎来他们对我们打开心扉。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朵朵写小说意外被妈妈发现,妈妈大发雷霆,认为朵朵不务正业,把时间浪费在和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上。

这让朵朵受到了伤害:

你们眼里,除了成绩还有什么?

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孩子留下一定的隐私和空间,不要干涉太多。

在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亲子关系是这样的:

父母和孩子是最好的朋友,孩子不必藏着掖着,能把自己的小秘密说给爸妈听,而父母也能微笑着聆听。

广东省妇联曾发布了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反对对儿童暴力国际合作项目,报告显示:

一年内未遭受过任何家庭暴力的儿童的比例为25.8%,而遭受过一次以上及任何一种形式的暴力的儿童的比例为74.2%。

对孩子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强硬,多一点温柔。

千万别让充满矛盾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成长之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