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汽轎車退出資本市場前最重要的盈利板塊之一,獨立後的一汽馬自達終於被“扶正”,成爲與一汽-大衆、一汽豐田,“地位”等同的子公司;然而,還沒來得及慶祝“扶正”和銷量增長,這個日本小衆品牌近期浮出的產品質量問題,就像一記悶錘,擊中了消費者和股東雙方的要害。

6月2日,中國一汽發佈公告顯示,一汽馬自達已於6月1日正式獨立運行。此後,馬自達品牌全價值鏈運營有關工作,歸屬中國一汽馬自達事業部,馬自達品牌合作主體,也調整爲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5年前的一汽馬自達,實際上是一汽集團下面的一汽轎車與馬自達的合資銷售公司,且二者合資主要在銷售層面,車型生產由一汽轎車“代工”,而非長安馬自達集生產製造與銷售於一體的合資公司。當然,即便如此,一汽馬自達在中國汽車高速發展的十幾年來,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低谷歲月。

由於一汽謀求整體上市,用優質商用車資產——一汽解放對一汽轎車進行資產置換,規避同業競爭,一汽馬自達纔有了被“扶正”的機會。

一汽馬自達似乎也走出銷量陰影,4月和5月銷量快速恢復。其中5月銷量破萬,同比增長近七成。

然而,還沒來得及慶祝地位“扶正”和銷量增長,這個日本小衆品牌近期浮出的產品質量問題,就像一記悶錘,擊中了消費者和股東雙方的要害。

深陷產品質量與信譽雙重危機

對於一兩位用戶反映的產品問題,可能是某個生產環節失誤並且檢測被遺漏;但如果是一大批產品出現問題,可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近期,一則2020款阿特茲車主集體維權視頻,在各大網絡平臺和朋友圈發酵,引起網友關注和討論。根據視頻中車主們描述,新款阿特茲入手不久,就出現中控臺異響、天窗異響、AB柱異響、後備箱異響等多處車輛異響問題,且始終無法解決。

面對車主集體維權,截至目前一汽馬自達廠家方面,仍未給出有效解決方案。隨後,汽車K線電話諮詢了一汽馬自達售後部門。據售後反饋,目前還沒有2020款阿特茲異響相關解決方案,如果車輛存在質量問題需到4S店解決。

爲此,汽車K線也調查了相關第三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的相關資料。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今,一汽馬自達阿特茲車型的投訴量高達796例。

具體來看,阿特茲車型投訴量從4月的117例,激增到5月的325例,僅一個月投訴量同比飆升292%,而6月剛剛過半,其投訴量已經達到334例。

「圖片來源:第三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

從投訴原因來看,主要投訴問題是車輛異響以及4S店態度問題。其中,阿特茲B柱異響投訴量佔據總量90%,但據多位車主表示,其找到4S店問題也無法得到解決。

除異響範圍變廣,異響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也影響到馬自達車主滿意度。有車主指出:“汽車A柱B柱異響,嚴重影響駕駛安全,維修兩次不好,廠家推諉,4S店配合維修只是拖延時間。”

目前來看,由於異響問題暫時未能有效解決,來自阿特茲車主的投訴量,可能仍會攀升。

「圖片來源:第三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

筆者認爲,對於老司機而言,最容易碰到的車輛故障之一就是車內異響,不僅影響心情,還讓人擔心車輛是不是存在安全隱患。可是,像一汽馬自達新款阿特茲,如此大規模出現“異響”,且“有規律性”的異響問題,某種程度上,在業內也實屬罕見。

有車主猜測,這與生產線裝配工藝有關,同時不排除車身部分配件,存在質量問題。也許真正原因,只有一汽馬自達和生產方纔知道。

實際上,近兩年,一汽馬自達車型召回頻發,2018年的質量缺陷召回影響延續到2019年。2018年12月,一汽馬自達因產品缺陷,召回汽車數量高達129,642輛,超過其2018年全年交強險銷量。

這也影響了尚未退出資本市場的一汽轎車最後的盈利情況。因此,此次出現大量產品問題,對一汽馬自達,馬自達與一汽的合作,以及希望整體上市的一汽股份,看上去不是什麼好事情。

當然,馬自達的產品質量問題不止出現在一汽馬自達。去年9月,一汽馬自達的同胞兄弟長安馬自達深陷“熄火門”,併爲此宣佈召回7萬多輛CX-5。

扶正之後,仍面臨“厚此薄彼”

誰都希望被重視,一汽馬自達的上上下下也不例外。

當有機會與一汽-大衆、一汽豐田看上去“平起平坐”,一汽馬自達怎能不興奮?可是,一汽馬自達股比結構和“代工”生產模式,並沒有改變。一汽持有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60%的股份,馬自達僅佔40%的股份。

這種模式下,即便一汽馬自達擁有不俗的股東背景,但務實的日本馬自達,卻已經將戰略重心,明顯偏向了能獲得更多合資收益的長安馬自達。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因此,產品線薄弱、更新換代慢、缺乏價格競爭力等問題,依然是一汽馬自達發展路上的較大阻礙。雖然新款車型近兩個月銷量似乎還可圈可點,但這一方面是由於疫情積壓需求釋放,另一方面,也跟其價格鬆動和新車效應有關。整體來看,某種程度上來講,一汽馬自達的銷量增長,恐怕難以爲繼。

2016年,一汽馬自達銷量爲9.2萬輛,2017年爲12.4萬輛。不過,2018年該公司銷量爲10.9萬輛,同比下滑12.3%;到2019年,銷量爲9.14萬輛,跌幅超過16%,低於預期目標的10.5萬輛。

今年,對這個小衆品牌而言,情況可能更糟糕。並且相比兄弟品牌長安馬自達,銷量差距逐漸擴大。

馬自達官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銷量爲2.29萬輛,同比增長31.64%,1-5月累計銷量7.6萬輛,同比下降12.44%。

「圖片來源:馬自達公告」

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約爲1.03萬輛;長安馬自達銷量爲1.26萬輛。

由於長安馬自達旗下車型更豐富,覆蓋價格區間更廣,近幾年其銷量超越一汽馬自達,並對後者進行打壓。究其原因,還是長安馬自達產品更多。

5月,長安馬自達全新緊湊型SUV車型CX-30上市,意味着長安馬自達的產品陣容增至4款,主銷是一汽馬自達的一倍。然而,一汽馬自達只能靠阿特茲和CX-4兩款產品,未來新產品和新能源產品導入還在研討中,進口車型也只是馬自達爲了安撫而給的打醬油產品。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據一汽轎車年報顯示,一汽馬自達2019年淨利潤僅爲0.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82%。早在2017年,正是由於一汽馬自達銷量同比增長34%,獲得淨利潤1.99億元,才幫助一汽轎車完成從虧損10億元到淨賺3億元的“華麗轉身”。

現在一汽馬自達的情況,對其雙方股東,均不樂觀。如果對用戶採取“拖字訣”,不去解決問題,無異於自掘墳墓。畢竟金盃銀盃,不如用戶的口碑。

據馬自達發佈2020財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報告顯示,2019年財年營業收入3430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76億元),同比下滑4%;營業利潤爲436億日元,比上一財年的832億日元營業利潤下跌47%,創下8年來最低水平。

此外,有消息稱,爲專心研發大型高端車平臺、直列六缸汽油/柴油發動機和縱置驅動系統等技術,馬自達可能在2023年之前,不再推出全新車型,只會推出一些年度款以及小改款車型。

這可能意味着,一汽馬自達“扶正”以後,需要長期依靠兩款主力車型去戰鬥,長安馬自達則不然。

那麼,一汽馬自達能度過這次潛在的產品質量危機嗎?如果進行維修或召回,將怎樣影響一汽集團和馬自達的業績和利潤表現?用戶對一汽馬自達的失望,會不會變成市場對一汽馬自達產品的望而卻步?

中國有句俗話叫,亡羊補牢……

文字爲【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