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勝利後爲什麼在東線撤軍,這是個噴子們轉圈推磨的老話題,當時的國際形勢根本就沒有用武力解決爭議領土的大環境,所以中國政府一直強調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以此作爲解決中印問題的基本準則,對此,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什麼國際環境統統可以無視,他們能保證中國生活在真空世界。

那條從後方到達旺的唯一急造公路,簡陋的在盤山最窄處連車都會不了,你問他大雪封山怎麼辦,這些人激情萬丈,什麼大雪封山,翻喜馬拉雅山不就是邁個土坡麼,這就不叫事,他們蹲在家裏,一口仙氣迎風八千里,把暴雪吹印度洋裏去。

當年真是走眼了,2013年西藏墨脫才通公路,半個多世紀以來,年年都是大半年與後方隔絕。進口的幾架黑鷹直升機都摔不起了,要是早發現這些寶貝兒,請他們吹一口氣,還用費這勁!?真是埋沒人才。

那年代中國還是貧油國,東線戰場只有川藏、青藏兩條沙石路面的公路,擔負着所有進藏物資的運輸,後方基地遠在2000公里以外,一車油運上去自己要燒掉將近一半,沒關係,他們用嘴作法祈雨,讓龍王爺嘩嘩地往下流汽柴油。

當年的紅山頭之戰,陣地海拔5270米

印軍在藏南有完整的軍用機場羣,而中國直到90年代末,戰鬥機都無法部署在高原,致使制空權一直在印方手裏,這些事實,也不用去管,印軍戰鬥機敢切斷前方唯一的一條砂土便道,他們拿嘴給咬下來。只要嘴還在,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反正到西藏墨脫去當兵,輪不到他們。

一說就是西線爲什麼可以不撤,歷史事實他們是不去了解的:62年西段沒有撤回,主要原因有三,第一,1950年解放軍進入阿克賽欽的時候,印軍沒有進來,先佔先得。第二,新藏公路,正穿過阿克塞欽盆地,後勤保障比東線好得多。第三,如果印軍動用空軍,解放軍在南疆是隨時可以佈置殲擊機的,所以當時西段的作戰序列裏,可以看到有空軍指揮所,而東段沒有。

80年代以前,青藏線不是柏油路

有人說中國對印度有優越感,恐怕是在後方聽着殲敵人數當評論家的人,別說參戰官兵,就是當年青藏線上的老司機,也不會沒事就優越,再怎麼說當年有多艱難有多苦,沒用,人家有傳銷雞湯:只要夢想在,辦法總比困難多。

享受優越是不需要理由的,可是,不是一戰打痛印軍,不是幾代人歷盡艱辛把土路修成柏油路,把輸油管線架過高海拔無人區,把前線機場建起來,把鐵路修上去,不是代代都有人替他們到高原上去履行守邊義務,咋優越?優越啥啊?

凡是覺得自己比毛周那一代領導人更高明的,比在西藏飽嘗缺糧和交通阻隔之苦的張國華譚冠三們更懂西藏的,請先去看看地圖,別看行政區劃圖,要是等高線都看不懂,換個地方看吧,自己往鏡子跟前走兩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