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多年相声,老段子重复着听也有个百十来遍了。先说说自己的小看法:曹云金是个非常有灵气的相声演员。

老郭早些年的舞台风格语气节奏,与今天的曹云金很像,表演有种机灵中透着蔫坏的感觉。

逗哏就像是一个风筝,要知道自己的舞台有多大,今天准备飞多高,飞的急了,还得让捧哏的在后面牵绳子。

而老郭早些年由于舞台风格太过强势,临场发挥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不信身边的人能接好,自己就先把捧哏的话说了,跟单口相声似的。

只有张文顺这样的老蔫坏才镇的住场面,后几年跟于老师才算是修成正果。

而曹云金至今还在第一阶段发展,并且还背着各种负面骂声。从艺术上讲,曹云金给人一种【聪明、滑头、小市侩】的感觉,这有可能是早年老郭有意培养,也有可能是天生有幽默感。

相比之下岳云鹏其实更像小品演员,只靠语气跟动作。

“忘恩思小过,定会反戈,开口说大义,临大难必变节”这是郭德纲写给其子的话。

不说曹先生一身技艺从何而来,单就技艺本身,曹先生功底还是比较扎实,此处指的是他前期的表演阶段。时至今日,估计曹先生已然看不上“相声”这门手艺,也无需通过它来挣钱养家(如果还有可养的家),现阶段的水平就不可置否了。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曹云金是最像郭德纲的人,不只是相声水平,就是为人处世,就是一个翻版的郭德纲。

同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那种嫉恶如仇。

当时的德云社比较多风波,他选择离开能理解,但是却不道德。就好比官家封爵,很多丫鬟一起在官家打工,享受比其他低级官家丫鬟多的福利,一旦高官封爵的家落败,自然有丫鬟跑路。我们不能说跑路的不好,毕竟人往高处走,但是却是不太不道德。同时也更要珍惜肯在你落败时留下的丫鬟,那都是真心待你的。而落败就跑的,无话可说。

老郭希望把曹云金教出来以后让他给自己的公司挣钱,毕竟我教谁都是教,教会你了你帮我干个二十年,等你到我这岁数了也可以出去开门立派。但是曹云金认为我都已经交了学费了,我又没有和你签卖身契,我没必要给你打工一辈子,再过二十年我都熬成什么样子了?

这个世界上最难说的不就是这种谁欠谁的问题吗?

如果曹云金不像郭德纲,自然也就不会有各执一面之词的罗生门。

只能说两个最像而且最合适的人在最不应该相遇的时间相遇了,如果把两人的相遇推迟十年,可能今天都是另一番光景了。

没有郭德纲就没有曹云金,但是没有曹云金郭德纲还是郭德纲,但是不一定是现在的郭德纲,所以说闹到这一步,俩人也算是互相成全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