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17歲兒子不上課整天打遊戲,崩潰到跳海輕生:我沒有盼頭了

在中國大部分的父母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幫孩子選擇要上的學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將來找份好工作,然後再找一個靠譜的對象,孩子以後結婚買房的時候也最好能離父母住的近一些,這是絕大部分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

但是父母過分關心孩子,也會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其實"陪讀"就算是一種,有很多家長從孩子中小學開始就"陪讀"了,在孩子讀的學校附近租一個房子,有的父母會直接把工作都辭去,就是爲了能更好地"監督"孩子學習,但其實這種方式是弊大於利的,孩子可能會因爲壓力過大導致成績下降。

最近在遼寧有一位"陪讀"媽媽就因爲自己的兒子天天不上課,就知道在網吧打遊戲,導致她崩潰到想要跳海輕生,不過幸好被路人發現了,路人報了警,民警趕到之後救下了這位母親,這位母親和民警說了自己的苦衷,她說她兒子今年17歲,讀初三,馬上要中考了但是兒子天天只知道玩遊戲,她怎麼說兒子都不聽,這位母親還對民警說"兒子就是我的希望,他不學習只知道打遊戲,我沒有盼頭了"。

兒子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非常地後悔,他在民警和媽媽的批評下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他也答應了媽媽之後會好好學習。對於這件事情,很多網友都覺得這位母親很可伶,但是她也自私,她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兒子的身上,這本身就是"自私"的行爲,另外就因爲兒子不學習,母親選擇輕生,這對兒子來說也是一種"威脅"。

未成年人在缺乏適當的引導時是會出現自甘墮落的現象,但未成年一直都把自己的目光和注意力都放在遊戲和即時能滿足自己的事物上,這跟他的家庭也是脫不了關係的,可以看出這位那位"陪讀"媽媽的控制慾很強,另外在他們家庭中父親到底是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可能父親因爲忙於工作沒有管孩子,但這不是理由,在中國家長的觀念裏,總是會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推卸到母親的身上,在他們的潛意識裏,父親應該忙着掙錢和養家餬口。

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父母的威逼利誘也只是暫時會讓孩子努力學習,如果他真的不願意學習,就讓他去做他感興趣的事,學一門能養活自己的技術也好,要知道沒有學歷的成功人士也大有人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