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杜白将,今年71岁,家住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他身后就是他花费40年时间建成的牡丹园,这个牡丹园就建在他的家门口。每年花开时节就是他家最热闹的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慕名到他的牡丹园欣赏盛开的牡丹花,他也非常欢迎大家来这个偏僻的小村子来做客,欣赏他养的牡丹花,可以说一到花开时节,他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迎来送往来观赏牡丹花的游客,非常忙。

这片正在盛开的牡丹花园就是杜白将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建成的,整个园子占地4亩,3000多株牡丹花,23个品种。这些品种有欧洲的、日本的、还有我国最大的牡丹观赏地洛阳的特色牡丹洛阳红,里面有黑牡丹、绿牡丹、白牡丹、二乔牡丹等等。要说最珍贵的要数他家的祖传牡丹,也就是他祖上传下来有200多年历史的富贵牡丹花。

这朵紫红色的大花朵花开的就像绣球一样,这就是杜白将家的祖传富贵牡丹花。他耗费40年心血建成的牡丹园就源于这祖传牡丹。他家老祖宗是在翰林院当官的,当时告老还乡朝廷赐给他老祖宗3株富贵牡丹。

后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几株富贵牡丹也成了被破旧的对象,老辈人都非常看重这几株富贵牡丹,觉得这是家族的骄傲。当时杜白将很年轻,记得非常清楚,为了保住祖上的荣光,他偷偷把富贵牡丹藏到了姑姑家,运动过后又把富贵牡丹移栽了回来。

有了那次经历,富贵牡丹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但是那个年代吃饱穿暖都很难,每天要为了生活奔波,就任由这富贵牡丹在院子里生长,每年花开花落,只是自家人在院子里欣赏欣赏。

直到杜白将参加工作后,在外工作接触的事情多了,眼界也开阔了。他在城市的公园里看到的牡丹花比他家的富贵牡丹差远了。那个时候,他就有了想法,想要回家发展培育家里的三株富贵牡丹。但是还要工作,这事也就想想算了,呆在城里安安稳稳上班。

那时候,杜白将的工作是在省城从事宣传工作,父母、妻子和孩子却都在农村老家生活,妻子在家带着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父母。有一次,妻子一个人出去磨面,差点出了事故。他就果断辞掉了省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农村老家。回到农村老家后,他的身份就比较尴尬了,是个城市户口在农村生活没有口粮田的编外农民。

回到老家后,杜白将想起了那几株祖传的富贵牡丹,想要把富贵牡丹发扬光大。心里有了想法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在家里干农活,剩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繁育富贵牡丹的事情当中。

这就是杜白将培育的富贵牡丹,40年前只有3株,如今已经有300多株了,经过他的精心培育,富贵牡丹的花朵直径最大的可达30公分,花骨朵有20公分高,整株高度最高的有2米左右,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这个品种在牡丹花都洛阳都看不到。

图中杜白将手里摸的这种花是40年才能见一次的并蒂牡丹,这种花是非常罕见的。可惜的是它的花期早,现在看起来有点败落了。

这些天正值花期,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几年前,杜白将的这个牡丹园都是免费供游客参观。大前年开始,他听从了一个游客的建议,象征性的收取每个游客10元钱门票。由于他和老伴都不好意思开口向游客要门票钱,就在牡丹园入口处竖起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人十元。这也是一个摄影师出的出意。但是他和老伴从来不强迫游客给门票钱,游客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算了。

现在是手机付款时代,大家出门都是口袋里装个手机就行了。杜白将和老伴就在进园门口挂了个二维码。当然这个主意也是别人出的,不过这都是摆设,游客愿意扫二维码付款就扫一下,不愿意付款也不强迫。比如有一天,进园的游客人数都超过300人了,只有15个人扫二维码付款。 人都是要靠自觉,说起这事,老两口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游客都能自觉扫码付款那就是帮老两口的大忙了。

有一天,2个游客扫完二维码付款进来后,才说是孩子的中学老师,杜白将和老伴都觉得不好意思,就到园子里剪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了老师。

他老伴说:“孩子的老师看牡丹花不应该收钱,但是老师自觉付了钱,咱总不能没有个表示,摘几朵花送给老师也算是还礼了。”

这位老先生一大早就在牡丹园里转悠,见到杜白将,就缠着向他讨教牡丹花的种植技术,还要求他明年每个品种留上一株,老先生要往自家的院子里种,杜白将给老先生的建议是先种上几棵富贵牡丹试试,成功了再种其他品种。

这是杜白家的镇园之宝,是稀有品种。这个品种的名字是他起的,叫做“富贵芙蓉牡丹”,牡丹园里就只有这一株,是从日本买回来的,当时幼苗花了3000元,在园子里长有10年,开花有3、4个年头了。这株牡丹开出来的花很漂亮,试着用鼻子闻闻,花香沁人心脾。但这个品种有个劣势就是不长芽,没有办法培育,他想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日本人故意的,用技术控制不让长芽,怕有人繁育这个品种的牡丹花。

曾经从洛阳来了一批游客,看中了富贵芙蓉牡丹花,出价一万,杜白将都舍不得卖。他说:“就这一株花,长了这么多年了,就算有人出价10万,我也不卖,卖了就少一个稀有品种。”

这些年,杜白将和老伴种果树、种麦子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资到牡丹园了。从前年开始收取门票钱才有了一点回报,这些门票钱也都被用到了牡丹园里。

杜白将有个好老伴,不管做什么事,老伴都支持他,从来不埋怨,帮忙打下手。

养过牡丹的人都知道,牡丹长势非常的缓慢,一年只能长几厘米,这株白牡丹看着不高,可在园子里长了有20多年了。

十多年前,杜白将就有了建牡丹园的想法,他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搜寻好的品种,经过40年时间的建设发展,现在看起来牡丹园终于有规模了。 所以说,养牡丹花非常费精力和时间,很不容易。

游客来一批又一批,大多数游客都是从运城过来欣赏牡丹花的。有个老先生在网上看到他建的牡丹园,专程赶了300多公里路跑过来欣赏牡丹花,对每个人只收取10元门票钱大为不满,说:“你这是在糟践牡丹花,这样漂亮的花就这么不值钱吗?应该提高门票价格。”

杜白将对老先生说:“我干这个不全是为了钱,是自己喜欢牡丹花才做的这些事情,如果为了挣钱,收取这点门票钱早都被饿死了。”

来者都是客,不管有没有扫二维码,免费讲解那是必须的,杜白将每次都是用心地讲解:“欣赏牡丹花如果单是粗略的只看一下牡丹花,那就没有意思了,看牡丹一定要了解它、认识它、读懂它,知道它的前生后世才有意思……”

当然,他这个义务讲解员首先要讲述的都是他家祖传那几株有故事的富贵牡丹。

这个小伙子是个大老板,这些天连续来了几次,想要和杜白将合作,小伙子就是冲着富贵牡丹来的,想要整体搬迁牡丹园。

杜白将也有这个想法:“如今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干起活来也是力不从心,这牡丹园看着不起眼,可投资也是很多的。要是有个实力雄厚的人和我一起做,我有信心建起一个更加漂亮的牡丹园。”

现在的游客肩上披纱巾拍抖音,在牡丹花丛中蹦蹦跳跳,丝毫不爱惜脚下的牡丹花。一上午,杜白将就捡出去了10多枝被踩坏的牡丹花,看着真是可惜。这些天,他每天都要捡出去好多被碰坏的牡丹花。

杜白将的儿子在外企工作,看不上他做的这个产业,如今他的年纪一天天大了,快干不动了,他不想亲手建起来的牡丹园毁了。他对游客说:“你们要是感兴趣,咱们搭伙干,我啥都不图,你们把这些牡丹花照看好就行。”

杜白将讲了一上午,接待了十几批游客,已是口干舌燥,嗓子都快讲哑了。贴心的老伴会把晾好的白开水给他放在地头。他每天至少要喝20多杯水,看来,讲解也是一份体力活。

老伴笑着说:“你这个没有口粮田的编外农民,把我的口粮田都种成牡丹花,光见投入不见回报,这就是瞎折腾。”

杜白将知道老伴有怨言,但是老伴从来不生气,说他的时候都是笑着说。这些年和他同甘共苦,中午,别人都在睡午觉,老伴还得守在牡丹园中,招呼游客不要把牡丹花给踩坏了。这样的老伴和富贵牡丹一样少有,老伴把婆婆伺候到了100岁,是有名的孝顺媳妇,有这样的老伴是最大的福气。

摄影师镜头下的小狗和牡丹花,这个搭配倒是比较奇葩,但是看起来也是别具一格挺好看的,有着非常独特的田园味道。

这几天正值花期,每天除了游客络绎不绝,杜白将还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还是那句话:“不管谁来我都认真对待,游客就是冲着这些牡丹花来的,咱一定要给人说清楚,让所有的采访者都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杜白将觉着人一辈子挣钱多少无所谓,最重要的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喜欢的事做成功,做得漂亮、精致才是成功的人生,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