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屌絲逆襲的故事,例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勾踐。再或者說是從濟南縣令不斷地摸爬滾打,最終成爲一代梟雄的曹操,又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從無到有,經歷了無數坎坷,最終實現了人生價值的孫臏。

所以他們的故事自然受到後人的傳頌和稱讚,當代也同樣需要英雄,需要英雄事蹟,更需要他們的靈魂和精神,爲我們的精神世界注入無窮的能量。

今天我們要講述和分析的,是孫臏的故事,他爲什麼能夠在膝蓋被挖去之後,還苟活於人間,而最終受到賞識,成就自己同時也爲國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沒有明確的歷史資料,能夠讓我們瞭解到孫臏的出生年月,但是他的生平事蹟以及他的年少經歷,卻被詳實地記錄了下來。

首先我們通過幾個簡單的細節故事來了解,孫臏一生的起起落落和他所經歷的坎坷,在早些年他和龐涓共同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而且兩個人實力不相上下,但龐涓比他更早的踏入社會。

所以龐涓就積攢了更多的人脈和社會經驗,當孫臏學有所成準備踏入社會的時候,龐涓意識到此時的孫臏,已經有着比自己更加強大的能力。

同樣在魏國唐涓卻採取了排擠孫臏這樣的策略,因爲他認爲如果孫臏長時間地呆在魏國,肯定會搶了他的飯碗,所以他暗地裏誹謗和詆譭孫臏。

也正因如此,孫臏被砍去了膝蓋,投進了監牢當中,而且龐涓想用這樣的方法使得孫臏一生都無法得到重視,從此沒落的鬱鬱而終。

但是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自然不會虧待了孫臏,雖然這時候的孫臏在豬圈當中苟活,但是上帝仍然給予了他機會,在齊國使者出使魏國並且參觀孫臏豬圈的過程當中,齊國的使者發現這個豬圈當中和豬共同生活的人。

絕對不是等閒之輩,所以說偷偷地將孫臏救了出來,送回了自己的國都,從此孫臏就走向了一條受到重用並且逆襲的道路。

第2個關於孫臏細節的故事就是田忌賽馬,這個故事充分的體現了孫臏本人的智慧以及他善於思考,善於以短擊長的軍事策略,因爲在和其他的公子共同賽馬的過程中。

齊國的大夫田忌,由於沒有足夠優秀的馬匹,所以孫臏親自爲田忌出主意,他要求田忌用,他最差的馬去對付敵人最好的馬,然後用他的中等馬去對待馬場上的敵人的下等馬。

用上等馬去對待敵人的中等馬,從而可以做到三局兩勝,這也是一個運籌帷幄的經典故事,通過這個故事,田忌也受到了重用,所以正應了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無論在什麼領域都會出現優秀的人才。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要分析的是孫臏的兵法思想,也就是他最受到後世傳頌和稱頌的軍事思想,他寫的兵書,孫臏兵法,更成爲後世人效仿和學習的經典,在戰爭當中他主張審時度勢,並且如履薄冰,他要求每一位將領,不管對待怎樣,弱小的敵人絕對不可以輕敵。

而且戰爭作爲國家政治向外擴張的一個重要部分,他保障着國家的安定和富強,所以不可以窮兵黷武,隨意發動侵略性戰爭,也不可以逆來順受,總是被動挨打。

戰爭的作用是挽救國家,爭取獲得失去的土地,或者說是擴張獲得更多的土地,如果只是一味地想要侵略發動,違背道義原則的戰爭,那最終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這一點在當時稱得上是新穎,因爲當時的軍事家都注重戰爭的勝利和如何贏得戰爭的過程,他們很少去注重爲什麼要發動戰爭,孫臏從根源上對戰爭進行剖析也可以說是當時最爲前衛和先進的思想。

而且他認爲戰爭不僅僅是國家軍事能力的比拼,戰爭還是經濟和政治之間的比拼,他比拼的是兩個國家政治體制誰更加科學和高效,比拼的是誰的經濟實力更加雄厚,因爲沒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國家沒有足夠的資源來保有足夠強的士兵,所以經濟來源必然爲繼戰爭提供了基礎。

這便是他的戰爭認識和戰爭理論,然而在思想方面孫臏強調主動出擊,先發制人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敵人比較強大我方比較弱小的情況下,也一定要瞅準敵人的弱點,然後攻擊他的軟肋,從而將攻擊和防守的形式進行轉換,掌握整個戰爭的領導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