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思茅,体味今昔,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

《香橼》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回忆云南思茅这个地方时的散文。

橼,读yuan,二声,因我是北方人,不很熟悉南方植物和果物的品种,以前不认识这个字。

近来读季先生的散文,其中《香橼》一文写得很朴实,语言平和,写出了他对现在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尽管通篇没有一句直白的赞美歌颂之语,但从文字行间可以体会到季先生的那种溢美之情。

本篇由一只大香橼写起,自然引发对香橼家乡—思茅的回忆。

通过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思茅人间恍若地狱环境凄凉和六十年代新时代新气象思茅的对比,指岀现在的思茅是人间宝地、人间乐土。

作者通过思茅生长的香橼之大来形象地指岀,如果思茅不是宝地的话,怎么结岀无法想象的大香橼。

通过一只香橼,联想到思茅的前世今生,从而歌颂人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抒发了对祖国边陲之地的热爱之情,季先生用朴实的文风写出了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溢美之情,毫无使人厌感的歌功颂德,反而产生真切真实之感,也许这是本篇对我们的一点感悟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