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出生在一個自元朝起就世代爲官的貴族家庭。到明朝年間,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被明成祖朱棣封爲建州衛指揮使,並率部落南遷到圖們江下游(今朝鮮會寧)定居.女真部落間互相征伐兼併的事情延續不斷,到努爾哈赤出生的時候,女真各部之間的爭鬥依然沒有停息,這便給了自小就渴望建立一番功業的努爾哈赤以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

努爾哈赤10歲的時候,母親便因病去世了,由於繼母對待他和弟弟非常刻薄、陰毒,因此,在努爾哈赤15歲那年,他就帶着10歲的弟弟舒爾哈齊離家出走,投奔了外祖父。

外祖父長時間和漢人打交道,因此受漢化較深。因此,努爾哈赤也結識了不少漢人,並學會了漢語和漢字。努爾哈赤當時最喜歡看的兩本書是《 三國演義 》和《 水滸傳 》,看到精彩處,努爾哈赤常常是情不自禁地拍手稱讚,也正是這些英雄事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這個少年。其外祖父王杲是建州女真部落中著名的首領之一,隨着自身勢力的逐漸強大,王杲開始與明王朝作對。

1574 年,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率兵消滅王杲,王杲及其家屬被殺,機智的努爾哈赤當即跪在李成梁的面前痛哭流涕,因而被李成梁收爲隨從和侍衛。此後,善於騎射的努爾哈赤因作戰英勇、屢建戰功而深受李成梁的賞識和器重,待努爾哈赤也如兒子一般。三年後,對外祖父被李成梁所殺而懷恨在心的努爾哈赤藉口回家成親,離開了李成梁,並在結婚後另立門戶。此後在遼東地區的6年遊歷生活,使努爾哈赤的人生見識和軍事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25 歲時,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討伐女真部落的明將意外給殺害了。噩耗傳來,努爾哈赤悲痛欲絕,憤然責問明朝駐邊官吏,爲何殺死他一向忠於朝廷的祖父和父親。那官吏自知理虧,無言以對,只好撫慰努爾哈赤,並讓他襲任祖父之職,擔任現任的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努爾哈赤爲了報仇,強忍了心中的仇恨,接受了招撫。

仇恨的種子一天也沒有在努爾哈赤的心中消退,但當時的明朝雖然疲弱但對於努爾哈赤而言還是過於強大,因此要想嚮明朝復仇就必須先統一女真各部,因此努爾哈赤整理出父親留下的十三副鎧甲,率領百餘名部下開始了統一女真的戰爭。1587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王,1593年努爾哈赤以一當十,在保衛建州之戰中一舉擊敗海西女真,並殺死其領軍統帥布齋,建州女真名聲大振。

此後數年努爾哈赤東征西討,先後擊敗葉赫部、烏拉和海西女真。1619年努爾哈赤發動了攻滅葉赫的戰爭,葉赫部最終臣服建州。努爾哈赤最終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的願望。

在進行戰爭的同時,努爾哈赤對於文化建設也很重視。萬曆四十四年( 1616 )正月初一,努爾哈赤建立了大金國,定年號爲天命。這些是我國曆史上的“後金”。爲了彌補建州地區的經濟缺陷,努爾哈赤一方面積極發展建州地區的經濟一方面致力於發展與漢族地區的貿易。他用當地出產的人蔘、貂皮、東珠、馬匹等特產,換回建州人民缺乏的生活必需品。

爲了解決溼人蔘容易腐爛的問題努爾哈赤還創造了煮曬法,即把人蔘煮熟曬乾,然後保存起來待價而沽。這便避免了漢商低買高賣現象的發生。僅在撫順地區,努爾哈赤每年就獲利達幾萬兩。

創建八旗制度,也是努爾哈赤的一大功績。八旗制度的雛形是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獵組織。那時,每逢出師行獵,氏族成員便每人出一支箭,以10人爲一單位,稱“牛錄”,漢語是箭或大箭的意思。 10 人中立一總領,稱“牛錄顏真”。牛錄顏真即大箭主。隨着女真社會的不斷發展,牛錄組織也日益擴大,並演變成奴隸主貴族發動掠奪戰爭和進行軍事防禦的工具,但那時候它只是臨時性的。努爾哈赤把它擴展爲常設的社會組織形式。 1601 年,他把每個牛錄擴充爲 300 人,分別以黃白紅藍四色旗作爲標誌。由於兵力不斷增加,1615 年努爾哈赤又將5牛錄作爲一甲喇, 5甲喇作爲一固山,分別由甲喇額真與固山額真來管轄。每個固山還設梅勒額真二人,作爲固山額真的助手。這樣,原來的四大牛錄便擴大爲四大固山,仍以四色旗爲標誌,又稱四旗。四色旗爲標誌,又稱四旗。同時又增編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與四旗合稱八旗。

八旗制度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的兵民一體、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兵丁平時耕墾狩獵,戰時則披甲出征。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孫他們集統帥與軍事首領與一體。努爾哈赤是最高領導者。八旗制度的實行提高了女真的戰鬥力與組織能力,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

創制和頒行滿文,對滿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努爾哈赤興起後,女真族仍沒有自己的文字,但因爲這時的建州經常與明朝、朝鮮有公文來往,所以每次都只能讓漢人用漢文書寫。每逢向女真人發佈政令,則先用漢文起草,然後再譯成蒙古文。女真人講的是女真語,書寫卻用蒙古文,語言與文字的不統一爲女真社會的發展設置了層層阻礙,這便促使努爾哈赤決意創制記錄滿族語言的符號——滿文。他命額爾德尼和噶蓋承擔了創制滿文的任務。但他們倆都覺得女真人使用蒙古文由來已久,現在要創造自己的文字,真是困難重重,不知如何下手。努爾哈赤便讓他們參照蒙古文字母,並結合女真語言的發音方法及發音規律,通過拼讀成句的方式,再撰製成滿文。噶蓋後來因罪被殺,就由額爾德尼完成了創制滿文的任務。滿文的創制和頒行,加速了滿族社會封建化,加強了滿族人民內部以及滿漢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

大敗明軍遷都江陽萬曆末年,明朝的政治己經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宦官把持朝政,黨派之爭激烈神宗朱詡鈞已20多年不問朝政,整日在深宮之間與太監廝混。努爾哈赤深感對明戰爭時機已到。1618年春天,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討伐明朝並一舉攻佔撫順。震動整個明朝朝野。明軍不甘示弱,1919年明朝調集十幾萬大軍號稱四十七萬,圍攻赫圖阿拉。後金朝廷震動,但努爾哈赤卻非常鎮定,因爲女真地區地形崎嶇,圍困的四路明軍不可能完全齊頭並進,這就給了女真軍隊反擊的縫隙,事實上努爾哈赤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明軍東北兩路部隊因進入山地,進展非常緩慢,而杜松部進展卻比較快,逐步落入後金軍的陷阱結果在薩爾滸被後金軍給予毀滅性打擊,杜松陣亡。緊接着後金軍又四處出擊利用地形打敗各路明軍,明朝短期內再也無力攻擊後金了。

整個遼東的戰局,後金逐漸變成攻勢而明朝則變成守勢。這種形勢下眼看後金就要“破門而入”的時候,袁崇煥出現了。1626年努爾哈赤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遼西,在一座孤城寧遠城下遇到了對手袁崇煥,勢如破竹的八旗兵,被這座小城硬生生的擋住了,努爾哈赤統軍攻擊了三天三夜,八旗兵死傷慘重,寧遠城卻巋然不動,無奈下努爾哈赤只得帶領殘兵退出戰鬥。相傳努爾哈赤還被明軍的紅衣大炮所傷。同年七月,努爾哈赤病逝,享年68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