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云:

不辭北戰與南征,

三十英年有霸名。

心血而今收筆底,

可從一卷識楸抨。

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梁羽生的七言絕句是對特級大師楊官璘一生最好的寫照。

他四次奪得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

他三次帶領廣東隊獲得全國團體冠軍。

馳騁棋壇五十餘年,爲中國象棋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傳奇。

他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佈局變化,

他對殘局功力研究頗深,

其在佈局法上創新式五六炮開局法,獨成一家,

先後培養出呂欽許銀川莊玉庭等象棋國手,

爲便於對弈藝的闡揚,對古譜拆法的錯誤,有所糾正。

如五七炮棄車局、當頭炮棄馬陷車局等,

真可說是“探古人未載之祕,窮古人未得之源”。

一生著有《弈林新編》、《棋國爭雄錄》、《象棋春秋》等書。

包括楊官璘與各方名手的對局,以及其他一流名手的對局,

兼收幷蓄,集取精英,詳加評釋,句句精闢,

固可供讀者揣摩,俾熟習各派大師的著法。

楊官璘

擊敗盧李奠定地位

楊官璘早期闖蕩香港棋壇,擊敗“盧李”盧李初入茅廬,奠定棋壇地位。1950年香港舉辦港、穗,澳三角象棋賽,楊官磷從東莞出來參加,那時他的棋藝雖已有了提高,但和第一流名手的功力,距離尚遠,在象棋圈裏,也還沒有什麼聲名。他感到天才必須輔以學力,無師必須覓師,他所覓的“師”乃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棋譜。他在香港這段期間,曾閉門修煉,排拆古今名譜,研究高手對局,終於豁然貫通,而且修正了不少古譜的錯誤。這時他功力大進,已躋進一流之列了。就在那年,香港的象棋會舉辦了一次會員賽,他擊敗盧輝的高足李志海而獲得了冠軍,自此奠定了他在棋壇的地位。

幾番猛戰名傳遐邇

陳松順是華南“棋怪”鍾珍的首徒,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深沉善變,盡得師門心法,而綿密精煉更勝乃師。陳在抗戰期間,走遍湘、桂、黔、滇,未逢敵手,又曾參加穗、港、澳埠際賽,獲個人長勝將軍。解放後,遠遊上海、南京,亦所至告捷。當時楊官璘也正是北征載譽歸來,於是在1953年夏,兩雄相遇,在廣州嶺南文物宮舉行十局大賽,賽程經過,非常緊湊,結果楊官璘勝四負三和三,多勝一局。1954年與1955年,楊陳又分別在廣州、上海作十局大賽,結果也是楊官璘獲勝。

七雄之爭一人稱霸

廣州是全國象棋高手最多的城市,1955年春嶺南文物宮主辦“七雄奪鼎賽”。七雄乃:楊官璘、陳松順、盧輝、袁天成、覃劍秋朱德源陳鴻鈞,都是棋壇上頂尖兒的人物。結果楊官璘雄據擂臺,任由六雄輪流攻打,又保持了不敗的紀錄,奪得銀鼎。

真可謂:

珠江獨自盈輕舟,

虎鬥龍爭尚未休。

想是澄波泛靈感,

棋壇佳話至今留。

注:

1956年首屆全國象棋賽冠軍,成爲第一位全國冠軍。

1957年第二屆全國象棋賽冠軍。

1959年第四屆全國象棋賽冠軍。

1962年第六屆全國象棋賽冠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