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CCTV7國防軍事頻道放了一則關於我國航空工業的節目▼,節目中主持人解說道:“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CCTV7原本是農業軍事頻道,之前是農業養殖培訓類節目和軍事節目共用,後來農業頻道自立門戶,CCTV7改爲國防軍事頻道,成爲我國中央電視臺唯一的官方軍事頻道。按照慣例,官方電視臺節目出現這麼明顯的暗示性解說詞,意味着軍迷們一直熱議的殲-10下一步魔改型號,即將出現了!

殲-10戰鬥機是宋文驄總師的得意之作,1998年3月23日首飛,是我國第一款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空優戰鬥機,也是當下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型號之一。

在當時,殲-10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我國第一款能夠與當時西方國家第三代戰機一戰的戰鬥機。試飛過F-16,幻影-2000,幻影-3等多款國外第三代戰機的特級試飛員雷強,落地之後激動地對宋文驄總師敬了個軍禮,說:“宋總,這纔是真正的戰機啊!”

爲了適應未來戰爭發展,節約新型戰機研發成本,航空工業在性能優秀的殲-10基礎上不斷進行各種改進。20多年來,殲-10系列一共有了殲-10基本型(數量很少),殲-10A,殲-10B,殲-10C,殲-10S(雙座版),殲-10BTVC推力矢量試驗機和FC-20外貿版(從未賣出去過)共7個型號。

這7個型號進行的改進主要是針對最初當時技術水平和作戰思想限制給殲-10戰鬥機帶來的缺陷。目前的幾個型號,主要進行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第一,進一步優化氣動外形。殲-10基本型和殲-10A有個外號,叫做大棍子。爲什麼呢?因爲戰鬥機進氣口爲了增大進氣效率,會和機身稍微隔開一小段距離▼,避開附面層的低壓空氣。隔開來之後,殲-10基本型和殲-10A的進氣口與機身之間設置了6根加強筋。殲-10B和殲-10C對進氣道進行了大手術,去掉了加強筋,換裝了更爲先進的DSI蚌式進氣道。降低了阻力,提升了進氣效率。

第二,擴大功能,從空戰兼顧對地,從空優到多用途。這主要是殲-10S雙座版,拉長了機頭,設置串列式雙座,後座爲武器操作員,加強了對地攻擊能力。

第三,全面更新航電系統,增強超視距空戰能力。從殲-10B開始,已經更換了全新的航電系統和相控陣雷達。這一點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到,殲-10B和殲-10C駕駛艙正面右側還設置了一套光電瞄準系統,就是這個球▼。

第四,強化動力,提升機動性。上一屆的珠海航展明星,殲-10BTVC就是殲-10強化動力,提升機動性的改進型。換裝全新的國產渦扇-10B矢量推力發動機,再配合鴨翼,和全新的飛控軟件。殲-10BTVC以單發戰機飛出眼鏡蛇機動,落葉飄機動等多個超機動動作,創造了世界記錄。不過,到目前爲止,殲-10BTVC還是技術驗證機,還在驗證階段,並未真正服役部隊。

綜合上述的各種改進方案,可以知道殲-10的下一步改進主要有兩個點。

第一,完善驗證階段的矢量版殲-10BTVC,服役矢量版的殲-10BTVC戰鬥機。殲-10BTVC驗證機在2018年珠海航展的表現證明了一件事,鴨翼+矢量發動機,單發戰鬥機也能做出和裝備矢量發動機的雙發戰鬥機才能做出的高難度超機動動作。如果裝上推力矢量發動機,殲-10戰鬥機將成爲第三代戰鬥機中,機動性最好的戰鬥機之一!

第二,對殲-10氣動外形大改,升級隱身能力。升級隱身肯定要對氣動外形進行全面手術,修改機身所有曲線設計,改爲直線棱角的隱身氣動外形,再加上最新吸的波塗料,升級爲隱身戰鬥機。這一套東西下來,相當於是設計一款新型戰機了,性價比較低。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成本更高的思路,就是雙管齊下,推出一款裝備矢量發動機的隱身版殲-10。這種方式的成本比較高,而且明顯不如直接將矢量發動機裝上殲-20,擴大矢量版殲-20生產的效果。

那麼新推出的殲-10究竟會是怎樣的呢?噠噠噠認爲,隱身設計對殲-10來說改進成本太高,不如直接生產性能遠超殲-10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所以,很有可能是技術已經成熟,且2018年珠海航展上大放異彩的殲-10BTVC技術驗證機完成了所有實驗,完美收官,進入部隊服役。大家怎麼看?更看好隱身版還是矢量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