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马云当年的豪言壮语“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银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是很刻板,墨守成规的,想要让其改变并不容易。因为马云推出了余额宝,让互联网理财开始兴起,很多人都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转投互联网理财,获取更高的收益。这一行为让银行这几年压力很大,为了揽储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推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来跟互联网理财竞争,比如大额存单、活期理财、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等等。

银行的这些做法也略显成效,让很多储户又开始慢慢转投银行的怀抱,这两年居民的存款总额也一直曾增长趋势。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72.44万亿,2019年又增长了9.7万亿,即使在最艰难的2020年1季度存款总额又增长了6.47万亿,可见银行现在又成了很多人理财的首选。

但是银行为了揽储,增加竞争力,推出的一些产品违反了央行的规定,比如民营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智能存款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主要是其有个靠档计息功能。那是什么是靠档计息呢?相信有购买过银行大额存单的人都知道什么叫靠档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往我们钱存银行定期,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要损失很大一部分利息,但是有靠档计息功能的话,提前支取就能按照最近一期的靠档利率计息,损失的利息就有限。例如我们存了笔五年期智能存款,但是在3年3个月左右的时候想要提前支取,以往如果是定期存款,只能给予3年3个月的活期利息计息,而现在可以给予3年期靠档利息,剩下3个月才会按照活期利息计息,所以损失并不是很大。

但是这个功能让银行揽储的成本增大,都知道银行是靠息差赚钱的,揽储的成本增加,间接的也会导致企业贷款的成本增加,那么出现不良的风险性也会加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央行会出手叫停这类存款的原因。而央行叫停这类存款,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储户,毕竟以前提前支取,我们还能“躺赚”,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到头了,以后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计息了,损失很大。

跟靠档计息一样被要求整改的还有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虽然结构性存款有“存款”两个字,但是其实并不是存款。结构性存款属于理财产品,而对于理财产品央行2018年发布《资产新规》就明确规定不能保本保息。但是很多银行为了吸引储户,推出了很多保本的结构性存款,这明显是违反了央行的规定,所以被叫停也是很正常的事,当然影响最大的也还是我们储户,我们储户购买理财产品,最害怕的就是亏本,这个功能被叫停之后,储户理财就要自担风险,那么以前保本的好日子也是到头了。

综上所述,银行推出的一些产品违反央行的规定被叫停整改是很正常的事,这对我们储户影响可以说很大,“躺赚”的好日子没了。但是相信银行在揽储压力的情况下,应该还会推出更多创新型产品来吸引储户存钱,对于央行出手,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