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于娜 見習記者 王瑜 北京報道

6月18日,腫瘤微創和康復醫療設備製造商和佳醫療(SZ:300273)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郝鎮熙及妻子蔡孟珂累計減公司總股本的5%。同日,高管張宏宇也完成減持計劃,共減持20萬股。僅僅在今年,和佳醫療實際控制人已經減持15次。

疫情之下醫療企業備受關注,和佳醫療也在不斷傳遞利好消息:先是透露公司將投產口罩、呼吸機,後宣佈進軍人工智能醫療業務。

但種種熱點“加持”,也難掩和佳醫療經營乏力的現狀。

數據顯示,和佳醫療2019年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80%,2020年Q1迎來上市10年首次虧損。公司於6月8日宣佈擬非公募資約10億元,用於償還有息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

清倉式減持

主營醫療設備研發和生產的和佳醫療,於2011年10年登陸創業板。在上市的前3年,其財務報表十分靚麗,營收和淨利潤都保持兩位數增長。在股價上漲的同時,和佳醫療也迎來了大股東解禁期,公司創始人兼董司長郝鎮熙的妻子蔡孟珂在2014年底至2015年共減持3000萬股,套現5.7億元。

隨着2015年年中股市大跌,和佳醫療淨2015年利潤也同比下滑超過60%,並連續3年保持低位。這使得公司股價連年下跌,實際控制人停止了減持,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套現:2019年報顯示,和佳醫療實控人郝鎮熙、蔡孟珂持股比例爲29.85%,已辦理的質押股份總數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68%。

實控人的清倉式減持是盤旋在和佳醫療上空的陰影:2019年10月,和佳醫療公告稱實控人郝鎮熙和妻子蔡孟珂計劃將持有的最高30.9%股份轉讓,接盤方爲國投聚力投資有限公司。

消息一出和佳醫療股價一路下跌20%。就在雙方展開盡職調查期間,管理層的減持動作仍在進行。至2020年5月,郝鎮熙及其一致行動人分12次減持超過1200萬股。但由於此時股價只有2014年的約1/5,總套現金額僅有6000餘萬。

2020年3月底,和佳醫療在其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子公司中山和佳擁有急救呼吸機外觀專利、並擬按規定取得相關資質組織生產。自此以來,和佳醫療股價連續上漲,截至4月7日累計漲幅爲67%。在此時間段內,蔡孟珂減持190萬股。

這次減持也引起深交所關注,問詢和佳醫療是否通過炒作熱點操作股價以便實控人減持。就在這1個多月後的5月14日,和佳醫療宣佈終止與國投聚力的股權轉讓。

對於終止轉讓,和佳醫療公告中給出的理由是,“由於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流動性緊張現象有所緩解,作爲公司創始人對行業前景和公司戰略充滿信心。”

但在公告中“充滿信心”的郝鎮熙仍在減持手中的股票。

6月15日,郝鎮熙完成590萬股的解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4.93%,佔總股本的0.7426%。而之後,郝鎮熙每天都有大幅減持,僅6月就有11次減持。

6月18日,和佳醫療發佈公告,郝鎮熙及蔡孟珂減持比例已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00%,在此次變動前,兩人持股比例從33.292%降爲28.393%。

營收惡化

原本和佳醫療的上市就充滿了爭議。

2011年7月,和佳醫療申請登陸剛創辦兩年的創業板,發審委會議上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而被取消IPO審覈。但僅僅12天之後,和佳醫療再度過會,創造了史上最迅捷的“二進宮”。儘管第二次招股說明書沒有改動,但卻更換了兩位發審委委員。

隨後和佳醫療順利過會成功上市,也引起不小爭議。直到今年1月,當年背後的故事才露出端倪:和佳醫療還與原發審委委員韓建旻受賄案有牽連。

據韓建旻供稱,爲保證順利通過發審委的審覈,郝鎮熙拿20萬人民幣等值的外幣給某證券公司相關人員並讓該人員聯繫韓建旻,該人員後將2萬美元送給韓建旻並讓其幫忙。

雖然上市成功,但和佳醫療的經營能力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和佳醫療主營業務分爲醫療設備、醫用工程和醫療金融三大業務板塊。郝鎮熙曾對媒體表示:和佳醫療要避開GE、西門子、飛利浦三大醫療企業公司,以縣級醫院爲主要目標客羣。

但這一戰略並未給和佳醫療帶來實際好轉。

2019年和佳醫療營業收入12.18億元,同比上漲1.86%;淨利潤0.41億元,同比下降58.98%;扣非淨利潤僅有969萬,同比下降80.64%;毛利率50.33%,同比下降2.21%。

對於營收和淨利潤下降的原因,和佳醫療年報解釋爲,受到金融去槓桿影響,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情況進一步惡化,公司融資成本大幅度增加,財務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5,053.38萬元,增長幅度51.89%。

目前,和佳醫療的負債比例高達58.1%,並且從2016年開始,其負債比例每年都有大幅增長。2016年到2019年的負債比例分別爲45.9%、54.3%、55%、58.1%,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負債率爲25.2%。

記者梳理發現,自上市以來,和佳醫療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逐步攀升,從2011年的630.41萬元增加至2019年的2864.79萬元。以2019年爲例,和佳醫療淨利潤4,133.04 萬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2,864.79 萬元,政府補助佔淨利潤比例高達69.31%。

作爲一家研發企業,和佳醫療的研發投入也在明顯減少。

2019年其研發投入金額爲0.60億元,同比減少20.46%。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重也從2018年的6.34%下降到2019年的4.95%。研發人員數量更是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2019年其研發人員爲206人,較2018年減少了40人。而公司擁有的15項發明專利中,最新一項還是在2015年申請。

睿塔醫療諮詢創始人郭強告訴記者,醫療器械類企業忽視研發,將會影響企業長期發展。對比醫療器械行業的領頭企業,無一不是重視研發和技術。以邁瑞醫療爲例,研發投入佔比爲9.96%,心脈醫療研發投入比例爲18.19%。

就呼吸機生產情況,記者致電董祕辦公事,對方答覆不清楚相關事宜。《華夏時報》將持續關注此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