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爲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我們知道,玩星際爭霸的時候如何熟練地運用編隊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於普通玩家來說,10個編隊的數量基本上是完全夠用的。但是在追求極致微操的職業選手看來,10個編隊可能並不一定夠用,甚至10個編隊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大麥今天就來同大家說說當玩家發現星際爭霸中的編隊不夠用的時候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一般來說星際爭霸1對於編隊的要求會更加嚴酷,由於星際1時代一個隊伍只能有12個單位上限的設定,這導致玩家在中後期的操控上真的是非常頭疼。除了控制單位的編隊外,還有就是必須勻出一些空餘的編隊給產兵建築。就拿神族來說吧,後期在單位的編隊上基本上得保持6隊,不過由於神族的分礦不多,因此勉強能夠控制得過來。

但蟲族就不一樣了,由於蟲族特殊的產兵方式以及打法更偏向於快速擴張,因此需要大量的分礦以及基地。普遍情況下蟲族打神族大部分就是採用的4礦6基地的打法,在如此多的分礦下一旦遭到騷擾如何第一時間切屏到分礦處進行防守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個情況下蟲族當然可以選擇給這四個礦都各編一隊,但是龐大的部隊數量留下來的六個空閒編隊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後來就有玩家想出了另一個方式就是“編屏”。我們知道,在某一個畫面下按下Ctrl+F2到F4的組合按鍵可以記錄下這個屏幕所在的地圖位置,這種方式就更適合尋找那些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建築物。

因此就有玩家想出了,在主礦和二礦之間編一個屏,三礦和四礦之間在編一個屏,這樣不僅防守的時候方便,爆兵也極爲便利,最後再在前線編一個屏,能讓玩家快速瞭解到前線的情況。如此一來就省下了四個數字編隊,就能讓玩家更加細膩地去操控部隊。

所以總結起來,編屏的用處更多的是用於爆兵和防守方面。不過到了星際2,編屏的作用更多地就集中在了防守上,玩家會將幾個比較重要的防守點做編屏,能夠快速地切換視角來查看是否有地方入侵,同時也能用來搜索原子彈的落點位置。

有趣的是,星際2在操控的簡化上對於神族似乎走到了一個極端。由於擁有了F2鍵和W鍵這兩個快捷方式,因此就使得編隊和編屏的重要性被弱化了。神族玩家甚至可以完全不使用到編隊功能,前期在家裏憋兵,等到7-8兵營以後,折躍門一開,直接F2A。遇上需要支援了,棱鏡開一下瞬間在折躍8個單位過來一波帶走。

因此一直以來F2一直被玩家當做神族在星際2時代最重要的功能鍵,這也催生了一個非常奇葩的神族職業選手Jieshi,他完全不懂編隊操作的情況下就這樣一路打到了職業選手的水平,甚至還在中國得過冠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