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设立武庙,以姜太公为主神,同时让十个历代名将作为陪祀,这十个人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孙武、吴起、乐毅、田穰苴。

“武庙十哲”中,大致由两种人组成,一种人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如韩信、李靖、白起等,都曾为国家开疆辟土,屡克强敌,立下丰功伟绩。一种人在军事实战和理论领域都有极高造诣,曾著书立说,影响深远,如孙武、吴起等人。

为什么会有人质疑诸葛亮进入“武庙十哲”的资格?

一是因为诸葛亮参与主持蜀汉军事大局的时间有限。在蜀汉的领导架构分工中,曾长期以治理民政、坐镇后方为主,扮演的是一个宰相的角色。直到刘备死后,他才接手军事。而且准确地说,他的军事生涯也不长,从228年第一次北伐开始,到234年病逝,只有6年。

二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缺乏精彩战例。六出祁山过程,自始至终较为平淡,没有什么引人入胜、引人眼球的大胜仗。

三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曾经给诸葛亮下评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由此给很多人造成了诸葛亮欠缺军事才能的印象。

诸葛亮完全具备进入“武庙十哲”的资格

一是因为诸葛亮有一个最让古代帝王心动的闪光点:忠。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千秋敬仰,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无与伦比的忠诚度。蜀汉国小力弱,前途渺茫,但他始终心如铁石不离不弃。

刘禅登基后主少国疑,诸葛亮不废吹灰之力就可取而代之,但他却顶住了皇权诱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庙十哲”其他九人都已“立功”见长,也确实需要一个诸葛亮这样以“立德”见长的纯臣。

二是诸葛亮在军事方面也是卓有成就。《孙子兵法》有一句名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用在诸葛亮身上恰如其分。当时蜀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比之魏国差之远矣,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十州天下,但却能长期采取攻势,完全占据上风,进退裕如,把战场主动权牢牢操之在己,让强大的曹魏被迫全面采取守势,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军事成就。

诸葛亮不仅在实战中表现优越,而且在军事理论方面也能精深钻研,如《三国志》所说,“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八阵图也因之成为我国军事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世兵家珍视,西晋名将马隆、隋朝名将韩擒虎、唐朝名将李靖都从中受益匪浅。他的兵法著作《将苑》也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

诸葛亮在兵器装备技术革新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他发明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在军队实战和后勤供应上都曾发挥巨大作用,对古代军事科技的发展贡献良多。

德才兼备的诸葛亮,入选“武庙十哲”实至名归,毫无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