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2013赛季,拥有了保罗的快船队在自由球员市场上大肆招兵买马:先是引进克劳福德提升球队板凳席的进攻实力;随后又签下格兰特·希尔和巴恩斯补充球队侧翼实力。人员齐整后,快船以保罗马首是瞻,加上乔丹和格里芬的运动能力,克劳福德和布莱德索带来的冲击力,快船每百回合得分达到110.6分,排在联盟第4。截止2013年3月29日以前,快船场均能够拿100.9分41.5篮板23.5助攻的数据,以49胜23负的战绩位列西部第三。

当赛季的马刺通过续约迪奥、格林以及米尔斯等人,保住了球队主要轮换阵容。同时,30岁的帕克开始取代邓肯,成为马刺当赛季最主要的战术进攻核心;替补席有“妖刀”吉诺比利坐镇;锋线有尚未开发出进攻能力,但防守出众的莱昂纳德,球队阵容完整且打法稳定。截止2013年3月29日,马刺场均能够拿到104.3分41篮板25.1次助攻的数据,以54胜17负的战绩稳居西部第一。

时间悄然来到3月30日,西部第一的马刺与西部第三的快船在这一天的常规赛中相遇了。

老而弥坚的马刺在防守端讲究的是邓肯镇守篮下,格林以及莱昂纳德等人严防守三分,逼对手用中距离来得分。在波波维奇的调度下,马刺的防线拿出了每百回合仅丢101.6分,防守水平排在联盟第3。

进攻端讲究的是射手群拉开后,以帕克外线的叫挡拆为起手势,辅以邓肯和迪奥的剧中调度。

弊端在于,马刺球队的核心阵容老化,带来的体力隐患。

空接之城快船进攻端讲究的是以保罗为核心的挡拆战术和快攻反击交替使用,同时辅以格里芬的低位单打,外线球员则适时的交叉跑动,或空切篮下,或定点投射。

防守端,快船外线由布莱德索和保罗一道把守,篮下则由小乔丹和格里芬联合镇守,通过外线的压迫式防守和优异的篮下的机动能力,来干扰对方出手,降低对手的进攻威胁。

弊端在于,快船的内线防守依赖于小乔丹的状态,导致球队的防守体系起起伏伏,极不稳定。

本场比赛一开场,双方就竭尽全力,针对彼此的防守漏洞互相攻伐。打完三节比赛,马刺以85:79快船,领先6分进入末节决战。

末节马刺一度将比分扩大到十分之多。进入后半段,快船为了尽快扭转落后的局面,开始舍弃阵地战的进攻,改用提速推快攻来打马刺回防慢的弱点,在比赛剩下最后1分11秒时将比分追到96:99仅差3分。

保罗助快船连拿5分反超比分

快船在完成对马刺的防守后,保罗迅速持球推进到前场,在弧顶借助格里芬与乔丹的双挡拆配合打乱马刺防守阵容。随后,保罗突破牛角处时,助攻底角的克劳福德三分打进,快船99:99追平马刺。

紧接着,快船再次防守下马刺的进攻后,保罗持球快攻到前场,抛投得手,帮助快船以101:99反超马刺。

帕克突分邓肯,追平比分

随后,波波维奇叫了暂停,暂停回来后,利用帕克的突破能力布置了这一次的关键球战术。

球队最好的内线传球手迪奥负责发边线球,帕克先为格林向弧顶移动做掩护;与此同时,罚球区右侧的莱昂纳德向左侧底角移动。格林与莱昂纳德的三分能力,达到牵制快船防守人,拉空篮下的目的。

随后,帕克借助邓肯的掩护上提到左侧45度位置,接迪奥发球后,突破篮下,吸引快船球员度包夹后,分球助攻邓肯篮下得手,马刺101:101快船追平比分。

随后,帕克在防守无球的保罗时,被吹技术犯规犯规,快船获得一罚一掷的机会。保罗稳稳将球罚进后,快船102:101领先马刺一分。

马刺则在防守端将快船的最后一攻限制到24秒违例,获得最后7秒到进攻机会,马刺叫了暂停。

波波维奇用挡拆战术,助邓肯绝杀快船

暂停回来后,波波维奇抓住快船防守换防产生的错位漏洞,安排了邓肯和莱昂纳德的挡拆绝杀战术。

为了让邓肯和莱昂纳德轻松完成挡拆战术,波波维奇还安排了战术诱饵:

底角的格林上提到罚球线位置后,掩护迪奥下沉;随后,格林移动到右侧45度接莱昂纳德发球,形成第一个进攻诱饵,牵制出快船的防守人;

与此同时,邓肯向右侧篮下移动,为帕克向左侧底角移动做掩护,形成第二个诱饵,再次牵制走快船的防守人。

此时,发完球的莱昂纳德迅速移动到油漆区中段,为邓肯做掩护。邓肯随即上提,形成了大打小的错位优势。然后,接弧顶格林的传球后,邓肯中投出手命中并造成犯规。随后,邓肯罚球打进,马刺104:102绝杀快船。

这场比赛也是邓肯当赛季打得最为出色的一场比赛,罚球10投10中,拿到34分11篮板3助攻2盖帽的全面数据。

同时,这次绝杀球战术中,帕克的跑位,莱昂纳德的掩护,格林的传球,迪奥的牵制,邓肯的中投,可谓是缺一不可,而这些就是马刺如机器的齿轮一样精准运转的团队文化。

相关文章